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探讨

ID:27335522

大小:7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探讨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探讨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探讨刘培林(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都郫县中丙医结合医院611731)【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60-01【摘要】目的:研究通过中丙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一2014年10月在内科接受治疗的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均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U服自拟中药汤剂。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随访期间复发率较

2、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丙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近远期疗效均较满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中丙医结合法功能性消化不良优越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丙医临床多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笔者采用中丙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0月一2014年10月我们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均有腹痛、腹胀、恶心、烧灼感、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

3、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医诊治规范》中的诊断标准[1]。同时排除合并消化道溃疡、食管炎等患者。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为(45.36±10.74)岁;体重45—75kg,平均体重为(61.57±5.24)kg;病程1〜10年,平均病程为(4.14±1.85)年。观察组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为(45.72±10.35)岁;体重46—76kg,平均体重为(60.94±5.63)kg;病程1一

4、12年,平均病程为(4.52±1.78)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其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1_1服多潘立酮片,1Omg/次,三餐前服用[2]。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吋给予U服自拟中药汤剂,药味组成包括党参15g、柴胡15g、白芍20g、白术10g、扁豆10g、苏梗10g、陈皮6g、谷芽10g、麦芽10g、甘草6g。根据证型加减,肝郁犯胃型酌加郁金、川楝子、乌药等;肝火犯胃型酌加黄芩、栀子、黄连等;湿困脾胃型酌加薏苡仁、茯零、蔻仁等;热邪犯胃型酌加黄连、蒲公英、败酱草等;脾

5、胃虚寒型酌加山药、吴茱萸、高良姜等。上药每H—剂,水煎后分两次温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的差异。1.3判断标准将临床症状以4级评分法评分。0分表示无症状;1分表示症状轻微;2分表示症状明显,但可以耐受,不影响工作和生活;4分表示症状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评分一治疗后症状评分)/治疗前症状评分×100%o疗效指数〉95°%者认为痊愈;疗效指数70〜95%者认为显效;疗效指数30〜70%者认为有效;疗效指数<30%者认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6、1.4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数据均录入到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当P<0.05表示冇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结果治疗8周后,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9例,随访期间复发10例。观察组痊愈5例、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2例,随访期间复发4例。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随访期间复发率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3、讨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0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胃酸过度分泌、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道平滑肌运动功能障碍、敏感性增高、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冇关。西医临床

7、一般采用抑酸剂、抗生素、促胃肠动力药物等对症治疗为主,临床疗效并不尽如人意。中医学理论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归纳于“胃脘痛”、“嘈杂”之范畴,与外感寒邪、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情志不舒有关。治则以补益脾胃、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为法。笔者自拟的中药汤剂以党参为君药,以补中益气、调和脾胃。辅以柴胡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扁豆理气健脾、滋养胃阴;苏梗健脾和中、陈皮理气健脾;谷芽配伍麦芽,增强健脾益胃、消积除胀之功效。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消胀止痛之功效。根据兼症酌情加减药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