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试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以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以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论文摘要:从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服务创新应注意的问题及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现状和启示等5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工作。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网络信息 高校图书馆既是一个教辅部门.又是一个服务性职能部门.因此在高校图书馆要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在高校图书馆中营造人文氛围.倾注人文情愫,弘扬人文精神.具体而言,就是要了解读者、尊重读者、爱护读者,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对读者坦诚相助。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诸如高校图书馆开放时问和开放程度上要照顾读者的需求,为读者营造更为人
2、性化的阅读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等。 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说:“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图书馆离开了服务,就失去存在价值和发展动力。网络环境下高校网书馆要支持学校实现办学目标和增强自身活力,要把服务效益落实到为学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上,就要实行服务创新。在新的信息环境中,高校图书馆员自身的信息能力与服务内容和方式不仅直接影响着个人对信息资源获取、利用和服务的效果,也深刻地影响着学校教学、科研乃至发展的进程。 1创新服务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说图书馆的服务应以读者的需求为依据来开展,以读者的满意度来衡量图书馆
3、的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闭塞僵化”“等客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积极开展个性化主动服务。比如,我馆开展的文献传递服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教师和研究生.对此我们专门跑到各个学院资料室,给资料室老师介绍文献传递服务.并发送宣传资料,通过他们对学院老师和研究生宣传此项服务。 2创新服务内容 2.1开展网络信息服务 读者通过电脑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访问图书馆主页,可以了解图书馆的介绍、馆藏结构布局,查看图书馆的新书通报,时刻关注新书上架情况;还可以查询书目,查询自己的借阅情况,进行网上续借、预约图书。 2007年6月,我馆开通“预约图书到馆”提醒服务:读者只要在网上图书馆
4、注册时填写自己的手机号码、预约的图书到馆,就可以收到“您预约的《××》书已于×月×日到馆,请在3天之内到流通部办理借阅手续。”半年之后又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向注册读者发送“图书到期提醒”提示短信。当您的图书即将超期但是您还没有归还时,您会收到这样的短消息:“您借阅的《××》书将于×月×日到期,请及时归还或者续借。”虽然我们发出的短信息没有必要回复,但是总能收到读者的网复:“谢谢老师”。现在注册手机号码的读者越来越多,从2007年6月开通此项服务至2008年3月中旬(其中包含两个假期),我馆共为读者发送短信3000余条,并且此项短信提醒服务是免费的。 现在出版的许多图书都带有随书光盘,
5、如果随图书一起借出特别容易损坏;而如果只是收藏,又是资源浪费。现在采编部出新书前都把随书光盘拿出来,统一给系统管理部,我们都能及时把拷贝下来的光盘放在图书馆主页的“随书光盘库”上,读者可以根据书名、作者、索书号等检索字段找到与书对应的光盘,并下载学习。 2.2开展信息定期服务 我馆每学期都会开展无数场讲座,特别是新生刚入校的入馆教育、网上图书馆使用、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使用等,使新生一入校就能了解如何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习;同时针对高年级学生在课程设汁、论文撰写以及毕业设汁阶段对情报资料的需求显得突出和集中,特别是大四的学生,由于撰写毕业论义的需求,该
6、读者群的阅读重心转移到高校的学报和々业理论刊物上,着重查询一些与本人设计论文内容相关的文章用以参考,为此,信息咨询部专门举办数据库利用讲座,内容包括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学院或班级如需举办专场讲座,也可以提前与图书馆信息咨询部联系,这样针对性就更强了。 2.3开展“服务宣传月”活动 为推广网书馆的新资源和新服务,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图书馆每学期定期开展为期1个月的“图书馆服务宣传月”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受到读者的普遍关注和好评。 3创新服务方式 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真心服务好每一位读者。具体包括: (1)在图书馆的主页上专门设置专
7、栏“意见簿”,图书馆领导定期汇总读者对图书馆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为读者服务。(2)在同书馆主页设置有“推荐图书”专栏。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服务,提高文献的利率,我们特设此专栏。在采购图书时,我们会根据本馆的收藏原则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 (3)走资源共享之路。资源共享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收藏齐全读者所需要的全部图书,只有走资源共享之路,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冈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南分散建设向以共建共享为特征的整体化建设转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