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167例小儿咳嗽的临床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167例小儿咳嗽的临床分析

ID:27326792

大小:62.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中医辨证治疗167例小儿咳嗽的临床分析_第1页
中医辨证治疗167例小儿咳嗽的临床分析_第2页
中医辨证治疗167例小儿咳嗽的临床分析_第3页
中医辨证治疗167例小儿咳嗽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治疗167例小儿咳嗽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辨证治疗167例小儿咳嗽的临床分析陈顺云(玉溪市华宁县中医医院;云南华宁652899)【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在小儿咳嗽临床治疗中的具体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67例小儿咳嗽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167例患儿在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后,治愈例数为145例,好转例数20例,未愈例数仅为2例,总有效率高达98.8%。结论:中医辩证治疗对治疗小儿咳嗽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中医辩证治疗;小儿;咳嗽;临床分析在小儿呼吸系统临床疾病治疗中,咳嗽是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

2、,患儿在患上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病后,都会伴有强烈的咳嗽症状,严重咳嗽不仅会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引发其它并发症,使患儿的生长情况受到严重影响。丙医在治疗小儿咳嗽时,一般会采取化痰、抗感染治疗等方式,但临床治疗效果无法得到保证,且容易造成患儿出现耐药性[1]。我院在治疗167例小儿咳嗽时釆取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67例小儿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97例,女性患儿70例,患儿年龄为1一6岁,有止咳药、抗生素治疗史。所选取的167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

3、的咳嗽症状,其中,咳嗽带痰患儿有88例,轻度发热患儿有36例,咽喉疼痛患儿有122例。患儿咳嗽症状经诊断后符合儿科诊断标准,且咳嗽症状多发于感冒后。1.2方法1.2.1肺脾同治在临床疾病治疗中,脾胃具有重要地位。脾胃是气血生化的主要源头,也是人体气机升降的主要枢纽,若是脾胃升降出现失常现象,就会出现“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的现象,从而引发病变。此外,外邪侵体一般会先伤脾胃。中医典籍有云:“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若是人体脾胃功能比较虚弱,湿气会在体内聚集,痰液会随着体内浊气上升至肺部,进而壅塞气道。这样,患儿就会出现痰多、咳嗽等病症,患儿的舌质较红,舌苔

4、呈白厚状,脉象滿滑。li)此,在米用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来治疗小儿咳嗽吋,可采用肺脾同治的方式。我院医生在中医辨证治疗中以止咳散、二陈汤为基础,拟定方剂,主要成分为:半夏九克、茯苓六克、陈皮八克、桔梗六克、甘草四克、白前六克、生姜三片。其中,半夏性燥辛温,入肺后可有效化痰止咳,陈皮燥湿,可与半夏配合化痰。甘草、茯苓利湿性淡,患儿体内的水湿可通过小便排出,使湿气无法聚集,甘草还有和中健脾的功效。此外,白前、桔梗、生姜等都冇止咳化痰的功效,桔梗可以提升肺气,白前可以使肺气下降,肺气一升一降自然会使患儿呼吸顺畅。此方剂用水煎服,每日服用一剂,每5d为一疗程,应服用3个

5、疗程左右。1.2.2肺胃同治小儿咳嗽患者肺部敏感,不具较强的耐风寒性,外部寒气侵入体内会带来化热伤肺现象。这样,患儿体内肺热出现壅塞,引发咳嗽及咯痰,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发热症状。小儿咳嗽患者若饮食无度,胃部易发生积食,胃气会出现上逆,此吋,患儿会出现干呕、痰涎等病症,脉象滑数,舌苔白厚。这吋,就需要在小儿咳嗽患者的中医辩证治疗中采取肺胃同治。我院医生以麻杏石甘汤为基础,拟定方剂,主要成分为:生石膏八克,杏仁、麻黄、连翘、甘草各六克,大黄四克,薄荷两克、黄岑两克。在此方剂中,生石膏可清除患儿体内肺热,杏仁、甘草、麻黄等都具有止咳、化痰、利气的功效,大黄泻积,黄岑

6、清火。全方合用之后,患儿腑气通畅,肺气宣发肃降,咳嗽症状可明显好转。1.3临床观察指标观察分析患儿咳嗽治疗情况,其中,治愈为咳嗽症状消失,肺部听诊后无干湿罗咅;好转为咳嗽症状减轻,肺部听诊后患儿的呼吸咅比较清晰,咯痰量明显减少;未愈为咳嗽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2结果患儿经中医辩证治疗后的结果可见下表:表1167例患儿治疗结果分析由上表1可以明显看出,我院所选取的167例小儿咳嗽患者在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治愈例数为145例,总有效率高达98.8%,说明中医辩证治疗在小儿咳嗽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好。3讨论咳嗽是小儿临床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B前,现代临床医学对

7、于小儿咳嗽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一般都是通过让患儿口服止咳药来进行治疗,这也是西医治疗小儿咳嗽的常用方法。西医治疗一般利用止咳化痰药物,患儿在长吋间服药后很容易出现较强的耐药性,且治疗效果容易出现反复[2]。中医认为,小儿咳嗽患者的肺脏器官等都较为娇嫩,不具备较强的防御性功能,很容易被外邪侵体而引发疾病。在中医典籍中冇明确记载,五脏六腑若被邪气侵袭,肺脏会最先受到影响,由于患儿的五脏六腑都是奋相互联系的,因此相互之间会有较强影响[3]。在中医典籍中,“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患儿若是出现脾脏虚弱的现象,体内就会出现痰湿,痰湿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给脾脏、肺部

8、等脏器带来严重损害,因而引发患儿痰多、咳嗽。我院在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