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咳嗽的临床分析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咳嗽的临床分析

ID:27172483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咳嗽的临床分析_第1页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咳嗽的临床分析_第2页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咳嗽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咳嗽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咳嗽的临床分析陈仙宮(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台州318050)【摘要】目的:对感冒后引发咳嗽的风寒恋肺通过中医辨证施治评价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2014年到我院就诊的感冒后引发咳嗽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中药协定,一组丙药扑尔敏,疗程10d,对两组咳嗽舒缓时间、不良反应、咳嗽症状及症候计分。结果:H间的咳嗽舒缓时间、症候计分、咳嗽症状计分等指标,中药组均优于丙药组(P<0.05);且中药组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丙药组则有部分患者出现困乏、嗜睡等不

2、良反应。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感冒咳嗽在病程缩、病症舒缓等方面均优于两药扑尔敏,且无不良反应。【关键词】辨证施治;中医;咳嗽【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294-02感冒后引发咳嗽是指伴随感冒后急性期症状逐渐消退后,咳嗽仍不断,主要表现为干咳,x线胸片显示正常,通常属于亚急性咳嗽[1]。上呼吸道感染是感冒中常见病症,而有此病症病史的患者中10%-24%会有感0后咳嗽现象。剧烈频繁咳嗽会严重影响病患的工作和牛.活,而中医药对木病異有很大优势。木研宄采

3、取中医药辨证施治治疗感冒后引发咳嗽的风寒恋肺患者,为深入研宄治疗咳嗽的临床研宄奠定基础。1.临床资料2012-2014年到我院就诊的98例感冒后咳嗽患者。纳入标准:X胸片检查正常,上呼吸道感染咳嗽,风寒恋肺,病程3-7周,年龄20-60岁,经患者同意。排除标准: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病史,慢性心衰病史,近1个月内服用ACEI类药物,哺妊娠期妇女,体温超过37.2°C的患者。釆用简单分组的方法将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中药组、两药组各49例。中药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35.1±7.

4、4岁,中位病程34d。西药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36.9±7.5岁,中位病程33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冇可比性。1.方法2.1中药组,中药汤剂“风寒方”(荆芥,生姜等),每天1剂,早晚2次,疗程15d。照组口服扑尔敏,每次4mg,每天2次,疗程15d。2.2观察指标①咳嗽舒缓时间:从患者发病到日间或夜间咳嗽症状≤2分,并持续2d的天数。②咳嗽症状计分。③中医症候计分:通过感冒后咳嗽中医症候计分表根据舌象、脉象、体征及主

5、要症状分4个等级观察轻重程度计分。④不良反应。2.3采用SPSS11.0统计数据进行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进行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双侧检验,水准α=0.05。2.结果3.1中药组与西药组咳嗽舒缓例数与舒缓时间比较,结果如表1-2。表1咳嗽舒缓例数的比较(x-±s)组别咳嗽未舒缓a咳嗽舒缓(%)a例占比例例占比例中药组612.24387.8西药组1428.63571.4卡方检验,aP<0.05;n=493.4不良反应,中药组患者服药后没有不良

6、反应。西药组49例患者19例出现困乏,30例出现嗜睡。3.讨论感冒后咳嗽的发病机制0前还尚未研究清楚,可能由于感染引起呼吸道炎症,黏膜充血,释放一些线性细胞和炎性介质刺激引起咳嗽的感受器[2】。西药也没有较疗效的药物治疗。扑尔敏或一些中枢性的镇咳药也只是一种对症治疗的方法,可能对部分的病患有效果,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很大,ii前者常常伴有闲乏、嗜睡的现象,过量服用后者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精神或神经方面的副作用[3】。本研究表明,中药组与西药组进行比较,日间的咳嗽症状计分与咳嗽症状总分的统计学意义就反映了中

7、药辨证施治比西药扑尔敏在日后咳嗽症状改善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而两组的夜间咳嗽症状计分统计学无意义,因为感冒后引发的咳嗽主要在日间发作。中药组咳嗽舒缓吋间及舒缓例数与西药组相比统计学冇意义,这也表明与西药扑尔敏比较,中药能较快舒缓感冒后的咳嗽症状,缩短病程。两组症候计分治疗后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药能够改善咳嗽、口干、咽痒等症状,这也是中药整体改善调节的作用,不仅能治疗主症,而且能改善一些伴随症状。【参考文献】[1】杨建民.亚急性咳嗽中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治之探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2

8、):1751-1752.[2】张静,张纾难,王雪京,等.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042.[3】张心远.感染后咳嗽病证特点及中医治疗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