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24183
大小:73.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小儿急性肠套叠124例误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急性肠套叠124例误诊分析寒冰(内蒙古牙克石林业总医院022150)【中图分类号】R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279-01【摘要】目的探讨首诊于儿内科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病例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9年首诊于儿内科的急性肠套叠124例误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木组124例患儿均无肠套叠的典型临床症状,于就诊后3-24h内转外科确诊为急性肠套叠。结论正确应用辅助检查是防止小儿急性肠套叠误诊的主要措施。【关键词】肠套叠误诊小儿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常见
2、的急腹症,早期确诊约90%可灌肠复位,若发病>48h或全身情况不良、腹胀明显、疑肠坏死者等则须手术治疗,其病死率达2%-5%[1]。因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误、漏诊,现将我院于2009年1月-20011年1月收治的症状不典型124例急性肠套叠患儿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4例患儿中男88例,女36例;年龄<6个月14例,6-12个月68例,1-2岁28例,>2岁14例;发病至入院时间<24h60例,25-48h48例,49-72hl4例,73-96h2例。1.
3、2临床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拒乳、拒食、发热、哭闹、呕吐、抽搐、腹痛、腹胀、黏液血便、黄色稀便或水样便。其中拒食95.1%(118/124),阵发性哭闹98.3%(122/124),呕吐93.5%(116/124),腹泻51.6%(64/124),腹胀51.6%(64/124),便血32.2%(40/124),腹部按压痛27.4%(34/124),腹部块均未扪及。1.3实验室检查末梢血白细胞>12.0×109/L100例,中性粒细胞>0.896例;C-反应蛋白>1
4、0mg/L56例,0〜20mg/L40例,>20mg/L20例,>50mg/L2例,6例未查。1.4影像学检查14例患儿在病程6h内B超检查阴性,108例在病程12-48h内行B超检查:横断扫描发现同心圆或靶形征,纵断扫描可见套管征等肠套叠征象。94例行腹部立位片检査提示小液平、不完全性肠梗阻征象,2例膈下游离气体(病程已达90h)。38例行X线空气灌肠检查,有肠套叠表现,气体到达套叠头部可见“杯U状”或“弹簧状”影。所有患者均未行肛门指诊。1.5误诊因素本组124例中,被误诊为急性胃炎
5、28例,急性胃肠炎20例,急性肠炎8例(45%>,病史中明确记录不洁饮食或饮食不当史34例;细菌性痢疾40例(32%),大便常规异常(脓细胞+-+++,红细胞++++-+>;脑炎2例(表现嗜睡、呕吐、伴抽搐,后证实为低钙抽搐);上呼吸道感染16例,查体均有咽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发热待查10例。1.6治疗本组病例均予抗生素治疗及对症处理,随病情变化及相关辅助检查的提示,联系外科医师会诊而转科治疗。1.7结果确诊肠套叠后100例行空气灌肠全部复位成功(100.0%)。24例(19.4%)行手术治疗证实
6、为肠套叠,其中冋结型18例,冋冋结型2例,结肠型2例,小肠型2例。苏中4例行肠管坏死切除肠吻合术。本组124例患儿全部治愈。2讨论具有典型肠套叠症状的患者诊断并不闲难[2】。但部分患儿因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使诊断延误。我们发现延误诊断主要原因有:(1)•一味按照初发症状诊治,延误诊断,本组病例均未扪及腹部包块,极易误诊;(2)对腹部检查不仔细,或因患儿哭闹不配合未能仔细检查腹部情况;(3)忽视病情变化,当患儿腹泻减轻,而哭闹、呕吐未见好转,仍未考虑肠套叠;(4)忽视直肠指诊;(5)过分依赖辅助检査结果,
7、当超声或X线腹部透视及平片暂吋显示无梗阻征象,即忽略了肠套叠的可能。故为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断率,必须做到:(1)充分认识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症状特点,对无明确病因的阵发性哭闹、呕吐、腹泻、血便的患儿应高度警惕肠套叠的可能,尤其人便检查示红细胞多于脓细胞者,需首先考虑肠套叠;(2)当疾病的转归与初步诊断不符吋,要奋及吋修正诊断的意识和勇气;(3>耐心细致的查体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3-4],由于早期腹部包块扪及率高于晚期,晚期由于腹胀肿物均不易査出[1】;(4)必要的辅助检查对诊断冇帮助,如腹部B超、腹部
8、立位片、空气灌肠等,但要结合病史体征等多方面资料综合分析,不能过分依赖辅助检查[5-6]。对疑似肠套叠的患儿,应常规行肛门指诊、因部分患儿在来医院吋尚未解血便,而肛门指检带血者达60%[1],可极大降低误诊率;(5)对诊断存疑虑者,及吋地请专科医师会诊。参考文献[1】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36-1339.[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43-244.[3】秦晓斌,徐汉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