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论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ID:27252471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论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_第1页
论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_第2页
论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论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人才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该文在界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培养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首先提高自身跨文化素养,加强跨文化意识。学生不仅要吸收课内知识外,还要扩大阅读量,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关键词: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跨文化意识;作者简介:毛慧洁(1987—),女,山东泰安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及翻译。收稿日期:2017-07-05Received:2

2、017-07-051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沟通工具的进步,各国的融合交流程度越来越高,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当今全球化时代的特点。现代社会人才,尤其是难免要接触异国文化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此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及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课程设计思路”部分指出要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而设计课程目标(教育部,2011)。师范类英语专业的

3、学生在毕业后大多选择进入教师行业。如果他们不能有意地培养并有效地提高自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文化差异缺乏敏感性、宽容性,势必会影响到他们自己所教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因此,木文将在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的基础上,试着提出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国内外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将跨文化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对等。杨盈和庄恩平(2007)认为,将两者对等有利于突破语言交际的狭隘视野,从而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看到跨文化意识、思维能力、非言语交际及交际策略等方面的重要性。Meyer将跨文化能力定义为:当面对来自其他文化的行为、

4、态度和期望时,能够灵活地恰当应对的能力(赵,2014)。Spitzbcrg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广义上可以理解为该行为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是恰当和有效的(胡,2013)。Perry和Southwell指出(2011),虽然目前学术界没有一个定义被普遍接受,但是学者们所下的定义和所做的理论概括都承认“跨文化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的能力”。总之,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概括为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成功沟通的能力。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屮外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文秋芳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两个部分:前者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变通能力;后者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容

5、忍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胡,2013)杨盈和庄恩平(2007)构建了由全球意识、文化调适、知识和交际实践四大能力系统组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胡文仲(2013)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归纳为认知、感情(态度)和行为这三个层面的能力。Fantini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四个层面:知识、态度、技能、意识(张,2007)。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看作知行合一的结果,既要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乂要具有在实践中能够成功沟通的技能。3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和途径是多样的。高一虹(2002)认为,培养跨文化能力必须有新的培养模式,即以培养文化意识为中心,注重态度和

6、情感层面,不局限于目的语文化,而是通用于与任何他文化成员间的人际交往。杨盈和庄恩平(2007)提出了意识发展、文化调适能力培养、知识传导和交际实践能力锻炼的“四合一”模式。康淑敏(2010)指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以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为载体,采取课内渗透、课外滋养相结合的方式。本文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在教师层面上,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跨文化素养,加强跨文化意识。韩晓蕙(2014)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英语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比较模糊,仍然把知识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首要组成因素,对另外两个要素感情和行为缺乏足够的重视。教师要通过多种

7、渠道提高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教学能力,例如海外访学、参加跨文化学术研讨会、邀请外籍教师参加学术沙龙、利用慕课等网络资源充分了解和认识目的语文化。学校也应当为教师提高跨文化能力提供便利条件。此外,英语教师还应当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制约并不是因为不了解目的语文化,而是因为不了解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杨,2010)。英语教师只有能够较好地比较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