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观光及文化发展之研究-以花莲县光复乡为例.doc

原住民观光及文化发展之研究-以花莲县光复乡为例.doc

ID:27225481

大小:6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2

原住民观光及文化发展之研究-以花莲县光复乡为例.doc_第1页
原住民观光及文化发展之研究-以花莲县光复乡为例.doc_第2页
原住民观光及文化发展之研究-以花莲县光复乡为例.doc_第3页
原住民观光及文化发展之研究-以花莲县光复乡为例.doc_第4页
原住民观光及文化发展之研究-以花莲县光复乡为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住民观光及文化发展之研究-以花莲县光复乡为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原住民觀光及文化發展之研究-以花蓮縣光復鄉為例Theaboriginalvisitsandculturaltheresearchofdevelopment-RegardrecoveringthetownshipinHualianGuangFuCountyastheexample周俊光JunGuang-Zhou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四觀二甲中文摘要隨著經濟的成長與社會型態的改變,多數國民在物質生活上已經達到一定滿足的水準後,開始有餘力重視精神生活的享受,而休閒遊憩活動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尤其週休二日制度實施之後,帶來了高度的觀光休閒需求,使得更多本土知性之旅成為各地追求的方向。

2、觀光產業是振興地方原住民的重要利器。因此近年來,各地「原住民文化產業」逐漸成為原住民地方上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透過「社區整體營造」及地方性活動的推行,結合「產業」、「文化」、「藝術」、「休憩」與「生活」的方式,使地方得以再生。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世界經濟成長方向之一為文化相關的知性之旅。因此,如何掌握未來遊憩新趨勢,展現在地文化的經濟價值,建立個性化、文化化的環境空間,其前提需從文化的根源發掘,在文化性與產業性前提下,結合地方生活空間,整合文化社會資源及當地民眾的參與,引發文化保存共鳴、異文化認識、社會價值交流,而成為在地文化聚焦點,並強化地方經濟體質,進而推動地方風貌與特色,呈現永續

3、經營的地方文化。關鍵詞:原住民文化、原住民觀光、文化觀光E-mail:kyokojolin@yahoo.com.tw一、緒論1.1研究動機原住民觀光及文化在國外已逐漸成為觀光產業的主要動力,也是居民文化生活素質提升,更是競相爭取內部投資及觀光旅客的主要資產。台灣隨著週休二日政策的實施,民眾已漸漸重視觀光品質。過去,觀光者前往原住民地區觀光休閒,對原住民聚落特殊的生活型態,甚至於對「人」的觀光,在觀光行為上常與當地居民,彼此的觀點落差甚鉅,致使原住民對觀光活動相當擔憂。然而,為改善生活條件,有越來越多的原住民,開始省思觀光產業及文化活動的需要性,希望政府與部落社區的共同力量,開發原住民

4、地區文化觀光資源。短短幾年,國民旅遊市場快速膨脹,在一片不景氣中,成為少數持續發展與獲利的產業。然而反觀過去大眾旅遊市場中的「原住民觀光」,如日月潭卲族德化社、烏來、梨山、花蓮、卻未對原住民帶來實質利益,反而造成土地資源流失、生態環境破壞、傳統社會規範解體與文化變遷、社區干擾、噪音與垃圾污染等負面衝擊。即使從事觀光旅遊業,原住民通常擔任的是服務員、清潔工等低階職位,或在遊樂區周邊擺攤做些觀光客的小生意。有些原住民則組成原住民歌舞團為觀光客表演「山地舞」,然而這種媚俗的樣版歌舞,卻是加深了原住民與觀光客觀看與被觀看的不平等位階,甚至複製並傳播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當傳統生活領域被納入觀光

5、市場體系,原住民並未利益均沾,反倒深蒙其害。1.2研究目的如上所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有下列研究目的:深入原住民部落,實地瞭解各原住民部落民宿、傳統工藝工作室、原住民風味餐、原住民解說導覽的生態旅遊行程等文化生態觀光產業的經營現況。瞭解官方、部落內部組織、觀光業者對發展原住民文化觀光與生態旅遊的規劃與策略,以及所面臨的問題或衝突。針對原住民觀光未來發展,提出階段性建議,供其他有意朝經營觀光產業的原住民部落,作為參考。二、文獻回顧2.1文化之意義「文化」的解釋及包含範圍甚廣,不論是有形之藝術方面如書籍、繪畫、建築,無形之認知方面如語言、信仰、習慣,以及有關生活規範之道德、宗教、禮儀、倫理。

6、文化(Culture),源於拉丁文(Cultura),十九世紀末由西方傳入,其原意是指「栽培」、「培養」之意。而所謂的「栽培」、「培養」是指藉著人為的力量使動植物超越自然的狀態。後來的「栽培」、「培養」又轉化成教育、訓練人類本身使之脫離自然本能的階段。張念鎮先生認為文化應有廣狹兩義。狹義之文化,是純指學術思想等精神層面之活動及其成果而言;廣義之文化,則是指人類生活之總體。它是人類為求解決生存問題,運用其精神、智慧所獲一切具有創造性、傳承性與綜合性之生活方式、人際關係與價值系統(張念鎮,1991)。哲學家斯賓諾沙(1632-1677)也提出,所謂「精神中有物質,物質中有精神」。也只有物

7、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相互促進物質建設與精神建設平衡發展,才能開創人類文化新境界2.2文化觀光陸景武(1989)提出人類自九十年代以後的旅遊新趨勢「走向自然」、「走向文化」,已構成觀光首要吸引力。「文化觀光」之研究乃應運而生,成為當前人類觀光旅遊正常發展的一項藝術與學問。而通常對從事具有文化歷史或教育研究及觀賞遊樂價值之觀光資源,加以開發所形成之觀光產業便可稱為「文化觀光」。文化觀光具有和一般走馬看花或刺激性的觀光休閒型態不同,它應具備以下之幾點特性:唐學斌(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