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主體和客體》ppt课件

《公關主體和客體》ppt课件

ID:27113936

大小:575.0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1

《公關主體和客體》ppt课件_第1页
《公關主體和客體》ppt课件_第2页
《公關主體和客體》ppt课件_第3页
《公關主體和客體》ppt课件_第4页
《公關主體和客體》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關主體和客體》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關主體和客體主講人:姚惠忠公關三要素「在社會生活中,一種關係的形成必須具有關係的主體、客體以及使主客體產生聯繫的媒體,這三者是構成任何一種關係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要素」(林先亮,2002:p8)公共關係亦然,公關既然是要透過不同的溝通管道和溝通技巧,和不同類型的公眾建立起正面的關係。構成這種正面關係的基本要素包括了:1.主導公共關係的主體:組織或個人2.公共關係對象的客體:不同類型的公眾3.以及公共關係的媒體和過程:溝通管道和溝通技巧,也就是信息的傳播活動公關主體:主導公關的組織或個人小至個人,大到國家都需要公共關係。所以公關的主體包括了各式各樣的組織或個人,這些組織或個人可能是

2、一個歌星、老闆、官員、企業、學校、社團、社區、媒體、政府單位甚至一個國家這些從事公共關係的組織或個人,根據Haywood的定義,他們在經營組織的形象,以期為他們創造出最有利的運作環境外在的形象包裝就代表一切?有人說:「精采的組織形象很重要,就好比一個姑娘,如果她擁有一張姣好的面孔,她得到的關注和機會勢必比別人多」還有人說:「組織形象的時代感很重要,設想一下,如果你穿著四十年前的服裝,走在二十一世紀的街道上,別人會怎樣看待你」?問題是,美麗的外表和時髦的服飾就能保證無往不利嗎?外在的形象包裝就代表一切了嗎?從受眾觀點塑造組織形象個人或組織的形象是一個整體概念。如果沒有實質的內涵,再

3、亮麗的形象也只能帶給個人或組織短暫的成功。所謂建立形象不只是要讓大家看見你;更重要的是,要讓大家看見「你希望被看見的你」由於公眾對組織所形成的印象或評價,「深受公眾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道德標準、審美意向及性格等主觀因素的影響」(林先亮,2002),因此形象的塑造不能單憑組織的主觀意願或看法,必須對公眾的態度、偏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就是要針對受眾的需求來設計組織的形象形象從定位做起塑造形象之前應先認清組織目前所在的「位置」,再根據各類資訊尋找「理想的位置」。將目標受眾對組織的印象,從目前的位置轉移到理想的位置,就是所謂的「形象定位」在公關或廣告業界,通常用一個簡單的訴求來總結這個

4、定位,並設計相關的圖案或符號來代表組織的外在形象(即所謂的視覺識別,VI)這個定位不僅將組織的經營理念(即所謂的理念識別,MI)融合其中;更要求組織的所有成員必須依此定位身體力行(即所謂的行為識別,BI),以期組織的形象能夠經得起時間和環境的考驗組織的言行會影響形象想要為組織創造最有利的運作環境,除了與受眾溝通之外,還需要組織本身的言行配合,才能贏取公眾對組織的信賴與支援以某一組織之員工在外的行為舉止為例,穿著代表公司符號的工作服,員工在公眾場合高聲喧嘩、甚至大打出手,就算這家公司有很好的溝通技巧和方案,這些員工的言行表現,已經嚴重影響了其他公眾對公司的看法和觀感企業除了提供優良

5、品質的產品或服務外,注意第一線人員和顧客的接觸態度,妥善處理顧客抱怨的申訴,並經常舉辦或贊助藝文體育活動,為的也是為企業創造一個最有利的贏利環境公關的客體從PublicRelations的字義上,很難看出「公共關係」的真正涵義。所以有學者反對將PublicRelations直譯成「公共關係」。也有學者反對用PublicRelations這兩個英文字代表公共關係,而主張應該改為RelationsWithPublics,也就是「與公眾的關係」(張在山,l994)公共關係既然是「與公眾的關係」?我們對公共關係的客體—公眾,就有研究和了解的必要何謂「公眾」?吳宜蓁(1998)指出,「公眾

6、(publics)是指對某項社會議題持類似意見,或是對企業表現負有監督責任的一群利益關係人」居延安(2001)則認為,公眾是「因面臨某個共同問題而形成並與社會組織的運行發生一定關係的社會群體」孫秀蕙(l997)強調,「公眾絕對不是單一的觀念,公眾可能包含任何公關工作所設定的目標對象,而且角色之間會互相重疊,例如員工、媒體記者、一般消費者、會員、投資人、社區民眾、政府機關等」依「情境理論」分類的公眾類型Grunig認為必須從公眾的心理層面和對問題的認知程度,來分析公眾參與事件的特性。因此他提出的「情境理論」(situationaltheory),以公眾的行為和涉入問題程度為基礎,依

7、照事件發展的情境或階段,把公眾分成三種1.潛在公眾(latentpublic)係指組織運行中因面臨某些共同問題,但尚未認知到該問題存在的公眾2.知覺公眾(awarepublic),是指已經認知到問題的重要性,但仍僅於認知層次,對問題還沒有進一步反應的公眾3.行動公眾(activepublic),發展到這個階段的公眾,不但認知到問題的存在,而且會主動收集相關信息,甚至加入相關組織,採取實際行動來解決問題就「與組織之關係」劃分的公眾類型與組織的運行發生不同的關係,就會衍生不同的問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