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从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乐从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ID:27046112

大小:6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30

乐从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_第1页
乐从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_第2页
乐从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_第3页
乐从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_第4页
乐从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乐从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乐从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把学校建成科研领先、教育优良、特点鲜明的一流现代化示范学校办学目标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的办学理念,立足课堂教学,以导学案为抓手,提倡个性张扬的教学风格,打造***高效课堂,全面进步学生素质。  二、工作目标  1、构建***课堂教学模式课题开题及进入实施、验证环节。  2、完成《***课堂教学法》初稿大部份撰写工作。  3、每位老师本学期完成一项微型课题研究。  4、学会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5、增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进步。  三、工作措施  1、教研员、科组长和备

2、课组长要进步熟悉,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引领本科组老师专业发展。引领的项目可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学思想引领,二是教学设计引领,三是教学示范引领,四是观课评课引领。平时要多深入课堂,要给老师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2、每位老师每学期最少读一本教学理论书,并写出浏览心得,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期末时科组长检查,此作为教研的考核内容之一。  3、学校课题核心小组成员和科组课题小组成员结合课题实施,带动全体老师熟练应用导学案教学法。不定时召开教研员、科组长、课题小组成员等编辑会议,同一熟悉,落实专著的初稿撰写工作。  4、以研促教,以教促研,教研合一。本学期,每位老师针对

3、自己在教学进程中碰到的题目、困难,选取一个微型课题展开研究,研究周期约为一个学期。从本学期开始,期末的教学工作总结改成交微型课题报告或论文。微型课题上报时间是第6周周二前(10月9日),届时用OA同一按下述格式上报至科组优点再报教研室(下同);开题报告上交时间为第8周周二前(10月23日);微型课题结题报告或论文上交时间为第18周周五前(2013年1月4日)。本项作为期末考核教研的重要根据。课题上报格式:  学科  姓名  课题名称  结题时间  成果情势(报告或论文)  5、为进步课堂教学效力,本学期学科常态下集体备课的教研重点研究教学内容的选择、重组和

4、设计。提出此举措的根据:一是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不一定存在逐一对应的关系,特别是文科中的语文更是如此;二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知我们,教育教学要确定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经过努力可以到达的、可能的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间隔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确定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就是确定学生的已有学情,就是做教学设计前的以学定教;三是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的非常有名的话:假如我不能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甚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本的知识状态去进行教学。;四是在学习

5、的内容上,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可以自学会的,70%的知识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的知识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现、相互回答题目,并在老师的夸大、点拨、反复练习下才能学会的(见山东文艺出版社《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第59页);五是成功教育的模式:明确的目的+正确的内容+合适的方法+适当的反馈=成功的教学,本模式于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拉尔芙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著名的课程论原理,他以为,有四个基本题目是制定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的题目1、学校应力求到达甚么样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2、为到达这样的教育目标,需要为学生提供甚么样的教育

6、经验(课程内容)?3、怎样才能更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课程实施)?4、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课程评价)?,此模式中的正确的内容就是我们要研讨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中国轻产业出版社《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教育的细节与大节》第63页);六是教学内容选择好了以后,才能更好地为编写导学案知识题目化、题目层次化、题目探究化、题目情形化奠定基础。  6、各科组长或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重组和设计以后,可采用一人同课多轮法、多人同课循环法、同课异构法、异课同构法、三课两反思法等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一人同课多

7、轮法就是让同一教师连续屡次上同一课,内容重复,但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却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具体程序通常是:1、选定上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由其独立研究教材,独立备课、上课;2、学科或备课组听课,并针对课堂教学出现的题目进行分析、研讨;3、上课教师在大家研讨的基础上,吸取众人之长,构成新的教学方案,第二次上课;4、上课教师与科组或备课组成员再次研讨、评课,指出进步的地方,分析存在的题目;5、上课教师又一次修改教学方案,第三次上课,如此循环。  多人同课循环法就是科组或备课组的不同教师同上一节课。具体程序通常是:l、教师独立研究教材、备课;2、第一个教师上课

8、,其他教师评课;3、第二个教师针对第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存在题目加以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