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03062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30
《基层河道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层河道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分析基层河道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分析河道管理主要工作范围是河道内部资源,如砂石、泥土等,水资源除外。在河道建设、防洪防汛中河道的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政府职能转换,各级河道管理单位都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但从整个改革过程来看,依然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1基层河道管理体制中的常见问题 现阶段,国家通过统一与分级相统一的管理方式,实现对河道的综合治理。在我国《水法》、《河道管理条例》的指导下,基层河道管理工作取得突出成就,但依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重建设、轻管理 我国基层河道管理单位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导致
2、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单位与建设项目法人之间责任模糊,双方未对河道管理达成一致,管理、建设、维护等职能未得到统一安排,河道建设与河道管理之间的功能划分不清晰。例如,我国长江流域河道治理资金主要来自中央,但建设决策主要由省级单位负责。整个过程中,中央只是单方面下拨资金,简单规划河道建设管理情况;而地方政府在建设过程中,受市场价格、人工费用、物资管理等费用影响,在建工程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地方政府不愿向河道建设中投入更多资金,导致河道整体施工建设质量下降,为后期管理带来困难。 1.2定性不明 基层河道管理单位的工作重点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然而部分
3、地方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公共服务的实际服务过程难以达到既定效果。对于河道管理工作而言,其工作主要分为管理、建设等方面,管理过程为有效分析管理与建设的统一性,就会出现定性不明的情况。 例如,河道养护是管理的重点内容,是一种需要消耗人力、物力的建设性活动,相关部门是该项活动的组织者,但市场影响该项活动运行效率[1]。这种差异反映到河道管理中,会使得管理部门成为主要资金投入者,根本无法有效控制整个施工过程,导致其建设管理不能正确发挥自身职能。 2提高基层河道管理能力的几点措施 对河道管理部门而言,河道管理工作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丰富其管理职能,才能实现
4、管理能力的突破与提高。 2.1改革管理方式,实现管养分离式管理 对河道管理部门而言,可通过联合运行市场、政府两种要素实现管理资源有效配置,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对各项管理行本文由论文联盟.L.收集整理为进行管养分离式管理。 2.1.1建立高效管理体系 通过划分不同管理职能,对各项管理岗位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定义,保证各项工作能落实到个人责任到人 要站在本单位河道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与养护的岗位职责,落实专业养护队伍(对内承包或对外发包项目),落实养护资金渠道,合理控制各项河道管理资金,保证各项资金用途清晰、准确。 2.1.2以市场运行为媒介
5、,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河道维护保养体系 总体而言,新型河道维护保养体系必须要对河道维修成本进行分析,合理预判整个河道管理养护施工过程所需要的总成本支出;发挥社会在河道养护中的作用,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将河道施工(维修)工作按照程序通过公开招标、邀标竞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承包给有专业强、信誉高收费合理的专业维修资公司或个人,在提高施工(维修)效率的同时,减少成本投入。 2.1.3合理安排分流人员 应依据以人为本的思想,妥善安排分流人员,并适当照顾弱势群体,鼓励分流人员自主创业;落实末位淘汰制度,通过竞争保证自身队伍的活力。 2.2合理定性管
6、理职能 根据基层河道管理的实际要求,在合理定性管理职能的同时,必须要做到分离式管理与服务功能分化管理,由分解目标入手,判断管理岗位与人员任职的实际要求;根据《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方案》,对基层河道管理进行系统化指导[2]。对每个科室的岗位职能进行职权限定,根据管理岗位性质,制定不同的绩效管理目标。 2.3强化配套改革 基层河道管理改革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环境下,河道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有了新的方向,然而在整个改革过程中,资金、技术、人员成为制约管理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做到节资、节源,通过落实行之有效的方案,提高
7、各种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外部因素对改革影响。 3结束语 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提高基层河道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流域综合治理属于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因此必须要变革传统的管理方式。总体而言,河道治理是国家近几年大力推进的工程项目,各级单位必须抓好时机,通过合理定位岗位职能、优化配套方案,提高综合管理能力,保证本地区水土安全,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