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管理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分析

河道管理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分析

ID:23092864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4

河道管理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分析_第1页
河道管理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分析_第2页
河道管理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分析_第3页
河道管理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分析_第4页
河道管理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道管理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道管理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分析阮仕斌(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卫河河务局河南濮阳457000)【摘要】本文通过对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从而得出一些问题的解决措施。.jyqksandtotakemeasurestorivermanagementRuanShi-bin(Msinrivermanagementsolutionstoarriveatanumberofissues.【Keyent;Solutions1.引言平原河流的水文水力特性与山区河流有很大区别,平原河流由于集水面积大,流经地区又多为土壤疏松、坡度平缓的地带

2、,因而汇流时间长。此外,由于大面积降雨分配不均,支流入汇时间有先有后,所以洪水一般没有陡涨陡落现象,持续的时间也相对较长。河流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人们可以在谷狭坡陡的河段上开发水利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也可以利用水流平顺,具有一定水深的河段发展航运事业,以及解决工农业用水.但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柯流,由于水量在时向和空问上的分布不均、泥沙冲淤不定、河道迁移多变,不仅远远不能满足人类活动日益增长的需要,甚至还会带来严重的灾害。2.平原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我国江河的防洪

3、抗灾能力普遍提高,但由于人口增长、经济要素集中,洪水造成的灾害损失也越来越大。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河道面临洪水、干涸、污染、萎缩的危机,水多为患、水少为愁、水脏为忧。在现阶段,河流的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河流空间萎缩问题尤为突出。2.1管理上的不及时不到位。对于一些大的河道治理都是由国家统一宏观管理的,在我国河道相对集中地南方地区一些平原河道的管理上出现很大的问题,在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下,使得几个有关几个部门共同管理许多的大小河流,这样就会对河道的管理形成很大的不便,配合不好,工作点不明确,职能交叉等现

4、象就会出现,对河道管理的责任就会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在对一些特殊的河道管理上显示出管理的不当,例如城区主河道、偏远地区的小支流上超标排污,偷倒垃圾,污染河道水体、生态,人为损坏堤岸、河道景观设施,点燃河道荒草圈地种菜,攀折河边绿化带花木等等,有禁无止。就此国家有关部门制订了相关的管理条例,例如《河道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城市公用设施管理条例》等,但是似乎起不到什么显著地效果,类似事件还是会接连发生,得不到根除。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管理上的问题,管理不统一,责任心不强,没有很好的落到有关规定,管理措施不当,

5、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制约依法管理河道。2.2环保意识导致污染严重。河流普遍污染,部分污染严重我国河流的天然水质良好,据统计,我国河水属碳酸盐类的分布面积最广,约占全国面积的78%,氯化物和硫酸盐类的约占全国面积的22%,大部分天然河流的水硬度不高,适合于生活和工农业用水。但近十几年来,河流污染加剧。根据1997~2005年历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的河流水质数据进行统计,统计数据表明,全国有约40%的河段普遍污染,约20%的河段严重污染。2.3非法采沙现象严重。平原河流流经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平原地区。与山区河流不同,平原河流

6、的形成程主要表现为水流的堆积作用。在这一作用下,平原上淤积成广阔的冲积扇,具有深厚的冲积层;河口淤积成庞大的三角洲,我国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和长江口三角洲便是这样形成的。大肆采挖河道泥沙,对房屋、农田、道路造成的危害已是众所周之,虽然水利部门已经多次明令禁止非法采沙,但依然有人伺机偷偷采挖。非法采沙对地面物体的危害还在其次,因采沙导致儿童溺水事件的频繁发生才是一些非法采沙者最应该警醒的。平原河道的河床都相对平坦,非法采沙会造成浅河道河底呈现出许多不规则的沙坑,这样极易导致下河游泳的人发生溺水事故。发生儿童溺水事件,就是因

7、为非法采挖河沙造成的。滥挖河沙不仅导致河床整体下切,汛期还容易引起大堤岸坡失稳,造成塌堤。同时,滥挖河沙也破坏了河床下的蓄水层,旱期会导致地表河水大量渗漏到地下,造成河道干涸,甚至江河断流。由此可见,非法采沙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仅仅依靠有关部门的打击和查处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那些采沙者真正意识到非法采沙带来的诸多危害,让他们自觉停止非法采沙,才是关键和有效的治理方法。3.平原河道的管理措施3.1依法管理。从依法管理的角度来看实现人与河流和谐相处,必须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在许多方面要依靠强制性手段,依靠法律

8、法规。调整人与自然、人与河流的关系,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道德可以调节,但在利益面前往往显得软弱,而且没有强制性。所以应该颁布适合的管理条例。管理条例应该把河流整治从传统的工程整治为主转向工程、生态、景观、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河道保洁成为河道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最突出的是,水污染、水生态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规范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