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75345
大小:66.6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30
《论初中语文课堂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师说》写作目的探析?才?[摘要]关于《师说》的写作目的,有人认为是阐述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重要性,也存人认为是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士大夫之族”。这些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回归文本,我们很容易发现此文是韩愈写给自己的学生李蟠的,写作的主要0的也应是对李蟠的勉励、肯定、告诫等。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右,如存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师说;写作目的;情感;受教[中图分类号]G633.3[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3602关于《师说》的写作目的,有人认为是阐述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重要性,也有人认为是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士大夫之族”。这些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觉得这并不完全符合作者写作此文的出发点。回归文本,我们很容易发现此文是韩愈写给自己的学生李蟠的,写作的主要目的也应是对李蟠的勉励、肯定、告诫等,具体析来如下:一、赞赏李蟠行古道《师说》的最后一段内容为: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不少人认为文章的最后一
3、段是全文的尾声,无足轻重。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反倒是认为最后一段应是全文的纲,是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和基础,不少争议性的问题如若我们从最后一段出发去思考往往会很容易地将之解决。在这一段中,作者明确表明此文是送给李蟠的,就如他的《送区册序》、《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等一样,是有着明确的写作对象的,虽然我们知道此文不是单单写给李蟠的,但在韩愈心目中,李蟠应是第一个读者。而此文的写作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赞赏李蟠能行古道。青年学子李蟠,好学且博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不被时俗限制,向韩愈学习,也就是拜韩愈为师,韩愈自然是激动不
4、己,对之自然也是赞赏(嘉)不己。赞赏他什么?赞赏他能行“古道”。“古道”,在这里就是古代的从师之道,古代的从师而学的方式。一个“古”字,一方面说明了这种方式距离当时己久,另一方面则强调了这种方式已好长时间不被人施行。而从师而学本是正确之道,现在被一优秀的青年学子拾起,韩愈的愉悦之情可想而知,所以对之是赞赏有加。后来,一大批优秀的学子纷纷拜韩愈为师,跟在韩愈后面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我想就是他们从韩愈??李蟠的赞赏中得到丫鼓励。二、坚定李蟠从师心《师说》开头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有资料(如《语文教学参考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5、第95页)将之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此句是带有作者较多推测的主观陈述,着一“必”字,只是为了显示力度,显示老师对“学者”的重要性。且如若是把此句当做文章的中心论点,那文章后面的主要内容就应该是通过一系列事例或数据来证明之,而实际并非如此。笔者认为此句一方面是为了引出“师”这一话题,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坚定李蟠从师学习的信心。开头先声夺人,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强调古代求学的人都有老师,使李蟠认识到自己从师学习的行为是和古之学者一致的,是符合“古道”的,于是其心中自然就先有了一些底气。“师者,所以传道受、Ik解惑也。”多数
6、资料都是把此句理解为老师的作用,并依此界定了老师的职业内涵一一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一直流传至今,同时这些资料包括教材都是把“受”字看作通假字,同“授”。其实,这样理解是失之偏颇的,究其原因,就是角度不对。吴小如教授在《韩文琐札》中认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二句,盖承首句‘古之学者’言之,言学者求师,所以承先哲之道,受古人之业,而解己之惑也。非为传道于人,授业于人,解人之惑也。”此言可谓得之。其实理解此句不仅应从“古之学者”的角度,还应从“今之李蟠”的角度。韩愈此句的主要0的或许就是想让李蟠明白通过老师自
7、己能够学到什么,就是吴教授所说的“承先哲之道,受古人之业,解己之惑”。“受”字就是“接受”之意,不应同“授”。其实,在唐代并不少童子之师、章句之师,相信李蟠之前也肯定有过这样的老师,但到了十七岁通习了六艺经传之后,再找老师需要学习什么呢?此处韩愈予以了指导。明白了通过老师可以学到什么之后,韩愈用了几近浅白的语言阐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每个人生下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惑”,要靠“闻道先乎吾”的人帮自己解决,而这样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于是顺带点出Y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子云:大道至简。确实,
8、真理往往是朴素的。可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在当时却被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所掩盖,韩愈需要为李蟠们拨去障0之草叶。在这里,之所以令人信服,除了道理的至简至纯外,还与作者现身说法及强烈的情感投入有关。段中的“吾”可以指“我”,但更可以指“我们”,恳恳言辞,谆谆教诲,怎不令求学的人茅塞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