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39569
大小:7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30
《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及免疫预防的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及免疫预防的研究现状管恩森袁春利(诸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诸城262200)【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062-02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我国是乙肝高发IX,乙肝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6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亦高达10%〜15%。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不仅造成人群中众多的病毒携带者,而且是引起成人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学者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了重大进展,现将近年对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及免疫预防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一、HBV垂直传播的方式1.母婴传
2、播:据估计亚洲人中有30%的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的,而母婴传播乂分为三种:宫内感染、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其中宫内感染是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关于HBV宫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传播机制的研究较多,并形成了几种学说:(1)病毒因素与HBV宫内感染:母亲孕期外周血的HBsAg滴度、HBeAg阳性率和HBVDNA含量水平越高,宫内感染的机率越大。(2)胎盘渗漏学说:即感染母亲的血液通过胎盘渗漏到胎儿,造成宫内感染。(3)胎盘感染学说:HBV感染可能是通过细胞与细胞间的传递方式实现的,即母血经蛻膜毛细血管内皮和蜕膜细胞和(或)绒毛间隙直接感染绒毛滋养层细胞、然后进一步感染绒毛间
3、质细胞最终感染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而造成胎儿宫内感染的发生。HBV经胎盘感染胎儿的时间主要发生于孕晚期,少数可发生于孕早期。(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感染学说:已有研究证实HBV可以感染PBMC,在正常或病理妊娠过程中,少量母血PBMC可以通过胎盘屏障。产时和产后传播也是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Lee等以固相放免法对HBV感染的37对母儿配对研究发现新生儿胃内容物HBsAg检出率为95°/。、乳汁70%、脐血50%、羊水33%。1.父婴传播:胎儿是父母亲的共同产物,长期以来人们将垂直传播等同于母婴传播,而忽视了父亲HBV感染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以至父婴传播被母婴恃播与家庭内恃播所掩。M.
4、Hadchouel等曾通过分子杂交法发现HBV感炎者精子DNA中整合有HBVDNA序列。其中经父传播的HBV在子代的肝外定位以白细胞最高。因此,对HBV的父系途径传播也应当重视和进一步研究。二、HBV垂直传播的免疫预防HBV宫内传播一旦发生,现冇的免疫阻断措施很难奏效,因此强调预防为主。HBV垂直传播的免疫预防,S前有三种方法。1.婚前接种乙肝疫苗:0前对父婴传播,通过母亲孕前接种乙肝疫苗成功,婴儿出生后约90%获得抗-HBs,而II能有效的避免HBV的父婴传播而造成的胎儿宫内感染。2.产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孕20周后,胎盘冇主动从母体转输IgG型抗体给胎儿的功能,因此即使母亲
5、HBsAg阳性孕期多次肌注HBIG后抗HBs亦可经胎盘转输给胎儿,使其在宫内即获得被动免疫保护,预防宫内感染。3.新生儿主、被动联合免疫:单纯常规接种乙肝疫苗,对母血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新生儿保护率约为43%,在加大疫苗剂量后,HBV感染保护率也只有80%左右。如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则HBV感染的保护率可上升至92%以上,若在婴儿出生1个月后再加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保护率又可进一步提高至97%。随访表明,接受免疫预防的新生儿10年之内没有加强免疫的必要。三、免疫预防失败的原因虽然免疫预防为减少人群HBV的携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部分新生儿经过
6、免疫预防后,仍可在血清中检测到HBVDNA与HBsAg,导致了免疫预防的失败,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学说。1.宫内感染免疫耐受学说:在个体发育的早期阶段(胚胎期),免疫系统发育尚欠成熟,如遇到HBV抗原刺激,会导致针对该抗原的淋巴细胞克隆死亡或凋亡从而导致对HBV的免疫耐受。HBsAg可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胸腺,导致HLA-II类抗原限制的HBeAg特异性T细胞功能缺失。2.HBVS区基因变异:垂直传播以HBVS区变异株为主,以126、131、143位变异为多。对HBsAg免疫优势表位a的抗体可对所冇亚型的HBV感染提供保护免疫。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成熟表现就是抗a高亲和抗体的出现。
7、a肽段位于氨基酸124与147之间,具有活跃的反应性也是高度保守区。王珊珊等检出的126、131、143位变异正是在此段之中,由于变异可能改变其抗原性于免疫性,预计感染此变异株的小儿将对HB疫茁无应答,最终会成为以免疫逃逸株为优势的携带者。3.“肝外库”激活学说:早期注射HBIG本应防止婴儿的病毒血症,但HBV己经感染了白细胞、脾细胞和其它细胞,这些类型细胞因不表达相应I、I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分子,无法参与免疫应答,故而将之称为“免疫优势部位”,可构成引起HBV持续感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