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高危因素分析及阻断研究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高危因素分析及阻断研究

ID:15125167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高危因素分析及阻断研究_第1页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高危因素分析及阻断研究_第2页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高危因素分析及阻断研究_第3页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高危因素分析及阻断研究_第4页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高危因素分析及阻断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高危因素分析及阻断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高危因素分析及阻断研究作者:赵晓丽姜玉莲王艳鸿摘要】目的:通过对乙肝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进行多因素研究并对主动免疫进行综合评价,以进一步加强对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机制的认识,降低HBV母婴垂直传播率。方法:调查研究病例来自三级医院产房无症状HBV携带孕妇及其新生儿86例,根据母亲孕期、新生儿是否进行被动免疫〔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分为免疫阻断组、免疫未阻断组,两组新生儿均按计划免疫要求注射乙肝疫苗,产前、产后及新生儿分别取静脉血检测乙肝标志物(HBV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

2、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对出院产妇及新生儿进行随访。调查、核对、记录所有相关因素,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母亲血清的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新生儿的宫内感染明显高于阴性者。母亲孕期、新生儿出生进行被动免疫对乙肝感染率有显著降低作用。产前阻断HBsAg阳性组与HBsAg、HBeAg双阳组所生婴儿宫内感染无显著差异,产前未阻断HBsAg、HBeAg双阳组所生婴儿宫内感染率显著高于HBsAg阳性组。结论:应针对HBV携带者孕妇的高危因素及时进行阻断,可以降低HBV宫内感染率,宫内感染是导致免

3、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关键词】乙肝病毒;感染;母婴垂直传播;免疫阻断6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慢性HBV携带者达4亿,其中大多数是亚洲人[1]。他们的HBV感染往往是在新生儿期或幼年期感染,虽然无症状,但其中约40%有ALT升高。新生儿感染HBV后,约有80%~90%可成为慢性HBV携带者,形成传染源[2]。因此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对控制HBV感染流行及相关疾病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病例来自包头市某三级医院产房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分娩的无症状HBV携带

4、孕妇及其新生儿86例。根据母亲孕期是否进行被动免疫分产前阻断组(55例)和产前未阻断组(31例),各组再根据母亲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分单阳组和双阳组,详见表1。  1.2方法  产前阻断过程中,HBsAg孕妇自孕28周开始肌肉注射HBIG,每次200IU,共3~4次,每次注射间隔4周,所有新生儿生后16h内、1个月注射HBIG100IU,并按照0、1、6个月顺序接种酵母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每次10μg。孕妇分娩前1~3d及新生儿出生后30min分别取静脉血检测HBVM、ALT、HBV-DN

5、A。随访病例67例,产前阻断组:单阳组28例、双阳组16例,产前未阻断组:单阳组21例、双阳组10例,随访新生儿于7个月再次检测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阳性为宫外感染病例(产时感染或出生后感染)。表1两组研究对象一般特征(略)  2结果产前阻断双阳组发生宫内感染2例、发生率10%,产前未阻断组双阳组感染4例、发生率40%;产前阻断单阳组无感染病例,产前阻断组和产前未阻断单阳组均无宫内感染病例。在同一组内母亲单阳组与双阳组的血清HBV-D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母亲单阳组与双阳组的血清HBV-DNA的比较(略)  新生儿出

6、生30min后乙肝病毒标记物“两对半”结果见表3,阻断组全阴性6例,HBsAb阳性47例,HBsAg阳性2例,HBsAg和HBeAg双阳0例,新生儿的HBV感染率为3.6%(2/55);产前未阻断组全阴性10例,HBsAb阳性17例,HBsAg阳性3例,HBsAg和HBeAg双阳2例,新生儿的HBV感染率为16.1%(5/31),阻断组和未阻断组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8,P<0.05)。表3新生儿出生30min后乙肝病毒标记物“两对半”6结果(略)  单阳组与双阳组目前所产新生儿24h内HBsAg或HBV-DNA

7、阳性率及HBV宫内感染率的比较,见表4。表4显示产前阻断单阳组、双阳组新生儿出生后HBsAg或HBV-DNA阳性率及HBV宫内感染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前未阻断单阳组与双阳组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4研究对象生后24h内HBsAg或HBV-DNA阳性及HBV宫内感染比较(略)  3讨论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母婴传播更是我国慢性HBV感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要降低慢性HBV感染率,首先要阻断HBV母婴传播,因此,对HBV母婴传播及其传播途径方式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6  HBV的母婴传播可发生于宫内

8、、产时和产后,一般认为产时和产后传播机会较大。其传播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围生期的许多高危因素与HBV的母婴传播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到,在进行产前阻断和新生儿被动免疫情况下,HBV宫内感染率低于未阻断组,其原因可能为产前被动免疫能有效降低母体H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