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外合治轻症手足口病36例疗效观察

中药内外合治轻症手足口病36例疗效观察

ID:26937280

大小:8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中药内外合治轻症手足口病36例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药内外合治轻症手足口病36例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药内外合治轻症手足口病36例疗效观察_第3页
中药内外合治轻症手足口病36例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内外合治轻症手足口病36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内外合治轻症手足口病36例疗效观徐爱年齐永福(武威市中医院儿科甘術武威733000)[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丙医治疗,观察组内服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的自拟翘荷汤,外用中药散剂,疗程为5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热退、疱疹消退、口腔溃疡愈合、食欲改善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在热退、U腔溃疡愈合及食欲改善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72.22%(26/36),总有效率91.67

2、%(33/36),对照组痊愈率58.33%(21/36),总有效率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关键词】手足口病/治疗;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感染;翘荷汤/治疗应用;中医药疗法;儿童[中图分类号]Rl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20(2015)10-115-02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l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不同时间、地域发病病原比例不同,多发生于

3、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1]。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牛.疱疹为特征,并伴有发热。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心肌炎、循环障碍等,甚至死亡。近几年有发病明显增多,易于爆发流行,传染性强等特点[2]。笔者以自拟中药方内服外用治疗轻症手足口病患儿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武威市中医院2015-04/2010-10门诊共72例患儿,按就诊顺序排号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10

4、个月至7岁,其中<l岁2例,〜3岁22例,〜5岁8例,〜7岁4例,平均2.7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0个月至7岁,其中<l岁3例,〜3岁24例,〜5岁6例,〜7岁3例,平均2.5岁。所冇患儿都冇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部分患儿伴冇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符合卫生部2010年及2014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有流行病学资料;发热;手足皮疹;U腔溃疡和疱疹[3]。1.3纳入标准(1)

5、普通轻症手足口病患儿;(2)年龄10个月至7岁;(3)病程(4)症状、体征典型,均有明显的口腔溃疡和疱疹;(5)就诊前未服用任何药物。1.4排除标准(1)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包括早期及可能发展为重症的患儿;(2)有其他并发症;(3)有严重过敏史;(4)发热不退自行加服解热镇痛药;(5)依从性差,不能完全坚持中医药治疗。1.5治疗方法观察患儿口服自拟中药翘荷汤,方药:连翘、薏苡仁、生地各6g,荷叶、薄荷、蝉衣各5g,竹叶、栀子各3g,藿香4g组成,水煎服,少量频服,必要吋适当加入矫味剂,根据患儿年龄剂量作

6、合理调整。咽痛剧者加板蓝根、射干、浙贝母;恶心加竹茹、苏梗;肌肤痒其加白藓皮;疱疹显著加滑石、泽泻、丹皮、赤芍;U渴喜饮加麦冬、花粉;大便秘结加大黄。外用中药由青黛、黄连末与冰硼散各10g混匀涂于患处。U腔局部外用中药,将中药散剂直接喷于患儿口腔疱疹和溃疡处,每日3次。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对症处理,口服利巴韦林10mg/kg,将蒙脱石散3g与5%碳酸氢钠溶液10mL混合配制,外涂于口腔溃疡处,每6小吋1次,有继发细菌感染者选用合理抗菌素,高热予布洛芬退热。所冇患儿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口腔卫生护理

7、,嘱清淡,富含维生素饮食。两组均以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1.6观察指标观察患儿热退吋间,皮疹消退吋间,U腔溃疡愈合吋间,食欲改善吋间。1.7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拟定。(1)痊愈:体温正常,疱疹消退,U腔溃疡愈合;(2)显效:体温正常或有低热,疱疹结痂,明显减少,U腔溃疡大部分愈合,饮食正常;(3)无效:仍有发热,疱疹,口腔溃疡未减少或增多,进食少。1.8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

8、.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讨论手足U病于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报告,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这一诊断名称[4】。近几十年来全球多次发生本病,遍及世界各地。中国发现本病是在1981年的上海,从2006年以来很多地区多次发生,己成为常见的传染病。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卫生部先后几次颁布手足口病的诊疗指南都有中医药治疗内容,并制定专门的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5】。虽然本病在祖国医学中无专门论述,但与其相关疾病早有论述,如宋?《小儿药证直诀》载有:“其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