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浅议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治疗

提高浅议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治疗

ID:26878521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提高浅议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治疗  _第1页
提高浅议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治疗  _第2页
提高浅议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治疗  _第3页
提高浅议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治疗  _第4页
提高浅议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治疗  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浅议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治疗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浅议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治疗【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导致小儿脑瘫的原因,然后阐述了脑瘫患儿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最后提出了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关键词】脑瘫;康复;早期治疗小儿脑瘫又称小儿脑性瘫痪,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症。病变在脑,累及四肢,表现多样,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听觉和视觉障碍、行为异常等。是儿童时期的主要疾病之一。1导致小儿脑瘫的原因导致脑瘫的原因十分复杂,从母亲怀孕开始到孩子出生后四个星期内,凡是能引起胎儿或新

2、生儿脑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以成为脑瘫的原因。大体上来说,导致脑瘫的因素分为出生前、围产期和出生后三个时期。出生前因素大多是母亲妊娠期吸烟或被动吸烟、酗酒、不适当的用药、患风湿病、先兆流产、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胎盘功能不良以及母亲高龄等。围产期因素是产前分娩、胎位不正、产程过长或急产、出生时窒息、早产、过期产、多胎等。出生后因素大多是因头部外伤、颅内出血、感染中毒等。一般来说,因围产期因素引起的脑瘫儿最多,其次为出生前因素,最少的是出生后因素。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出生窒息儿等被称为高危儿,其存活率较低。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高危儿经抢救和治疗后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但由于胎龄小,

3、脑的发育很不成熟,所以很容易出现脑损,因此伤脑瘫的发生率也增加了。如果损伤后出现了中枢性运动障碍,就可能形成脑性瘫痪。所以早产儿的预防保健工作成为脑瘫预防的一个重点内容。2脑瘫患儿的临床表现脑瘫患儿由于病变受累部位不一,患儿个体之间差异很大,临床表现多样,而且复杂。大致归纳如下:2.1中枢性运动障碍: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比同龄儿童明显落后,当患儿抬头、翻身、坐立困难时才被家长发现。病儿的肢体很少动作,特别是下肢更为明显,常表现为偏瘫、双侧瘫、四肢瘫等。由于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常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2.2肌张力和姿势异常:锥体外系或基底节有病变时,主要表现为异

4、常动作、运动增强、手足徐动症、舞蹈症、肌强直;小脑有病变时出现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大脑广泛病变时出现肌肉强直、震颤等。3脑瘫患儿的早期诊断脑瘫患儿的早期诊断一般是指对出生后0-6个月或0-9个月间的脑瘫的诊断,其中0-3个月间的诊断又称超早期诊断,超早期诊断多称为中枢性协调障碍(ZKS)。当不能明确诊断为哪一种类型脑瘫或是不是脑瘫时,只要有姿势反应性异常,无论年龄为几个月都可诊断为中枢性协调障碍。但在临床中纯脑瘫并不多见,只占20%左右,多数患儿同时患有智力低下、癫痫脑部疾病,因此脑瘫的早期诊断实际上是脑损伤儿的早其诊断,确切一点说是对具有脑瘫要素的脑损伤儿的早期诊断

5、。作为脑损伤后果,以后可能会发生脑瘫,也可能是智力低下或者脑瘫加智力低下等,但在脑损伤早期是难以区分的,从早期治疗的角度,有统一诊断为脑损伤的必要。如前所述,前者是以肌张力低、反应迟钝为主,后者以伸展反射亢进、姿势反应性异常为主。对有危险因素的高危婴儿,要及时全面检查,以便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4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治疗脑性瘫痪是造成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常并存有智力低下、癫痫、视听障碍、语言障碍等。因此当诊断为脑性瘫痪后,应立即开始治疗,而早期治疗则可以最大限度减轻脑损伤程度,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早期治疗指出生后6个月内的治疗,3个月以内的治疗又称超早期治疗

6、。4.1早期治疗目的: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和髓鞘形成;发展正常姿势反射和抗重力肌的肌张力,促进正常运动功能的形成和发育,防止异常姿势反射和异常肌张力发展;预防由于姿势及运动异常引发的继发性损害。4.2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小儿是生长发育中的机体,脑组织在出生时尚未发育成熟,大脑皮质较薄,细胞分化较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3岁时神经细胞才基本分化完成,神经纤维至4岁时才完成髓鞘化。生后6个月内大脑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细胞数目增加不多,主要是体积增大,树突增多,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而脑损伤也处于初期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治疗后运动功能较易恢复;在这一时期及时

7、治疗,可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4.3方法:目前国内外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药物疗法、按摩疗法、躯体训练法等。4.3.1物理疗法:以粗大运动及下肢功能训练为主,利用机械的、物理的刺激针对脑性瘫痪遗留的一种运动障碍及异常姿势进行一系列的训练。目的在于改善功能,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诱导正常的运动发育。4.3.2药物疗法:西药治疗主要选用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代谢药物;中药治疗主要选用舒筋通络、醒脑开窍、健脾益肾等功效的药物;还可选用中药制剂来进行药浴以调节肌张力,促肌力提高,缓解肌肉痉挛。4.3.3按摩疗法:根据传统中医的经络学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