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恶性间质瘤22例临床分析

胃肠恶性间质瘤22例临床分析

ID:26642884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8

胃肠恶性间质瘤22例临床分析  _第1页
胃肠恶性间质瘤22例临床分析  _第2页
胃肠恶性间质瘤22例临床分析  _第3页
胃肠恶性间质瘤22例临床分析  _第4页
胃肠恶性间质瘤22例临床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肠恶性间质瘤22例临床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胃肠恶性间质瘤22例临床分析【关键词】胃肠道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是一种少见的消化道肿瘤,是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由未分化或多分化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现将我科1994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恶性胃肠间质瘤22例(包括7例良恶性交界性肿瘤)做一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自1994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胃肠间质瘤2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22例(包括良恶性交界7例,亦依恶性处理),90%的患者免疫组化CD117和CD34为阳性,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28~75

2、岁,平均56.5岁。  1.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多为一些压迫性症状,如上腹部不适、纳差或排便困难、腹部肿块等,80%的病人可触及腹部肿块。  1.3辅助检查22例均行B超及CT检查,伴有上腹部症状的则行上消化道及胃镜检查,而伴有排便困难及便血者则行下消化道及肠镜检查。  1.4方法22例均行手术探查,其中2例直肠恶性间质瘤,向周围浸润,占据整个盆腔不能切除,而只取病理。其余20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胃近端切除5例,远端切除8例,全胃切除1例,腹会阴联合切除2例,小肠或结肠部分切除3例,肿瘤剔除1例。  1.5结果手术切除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肿瘤直径>10c

3、m12例,最大直径23cm,直径5~9cm9例,直径<5cm1例,病理结果恶性15例,良恶性交界7例,90%的患者免疫组化CD117及CD34阳性,全组病例均行随访,其中15例恶性者有6例复发,7例良恶性交界者2例复发,8例复发者有6例为局部复发,2例为肝转移,4例行二次手术切除,随访时间6~144个月,5年生存率31.8%。  2讨论  胃肠间质瘤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2.2%,后发病率为2/10万,主要发病年龄在60~80岁,无性别差异,其中60%~70%发生在胃部,小肠占20%~30%,大肠<5%,其他部位不足5%,确诊时10%~30%为恶性,潜在恶性达70%~

4、90%〔1〕,临床上多以恶性肿瘤对待,自1983年Mazur等首先将一组既无平滑肌分化又无神经源性分化表现的肿瘤命名为“胃肠间质瘤”以前该病多被认为是平滑肌肉瘤,CD117和CD34在该病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阳性率可达85%~94%,是本病的特征性标记物〔2〕。  本病术前诊断均较困难,尤其是区分良恶性病变更为不易,正确率低,消化道造影及内镜检查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为外压性表现,因为黏膜发生溃疡状改变仅有少数病例,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认为B超和CT联合影像学检查是术前正确判断肿瘤来源及性质最有用的影像资料,CT定性准确性高,而B超定位准确性高,CT扫描可看到肿物囊

5、内有出血、坏死和囊性变、瘤体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并可累及周围结构,B超则出现回声不均匀,及可看到坏死液化后的脓性暗区,并伴有斑块状高回声,上述特点均是恶性病变的征象,本组有6例术前考虑为恶性间质瘤均是在B超及CT的辅助下做出的诊断。  胃肠间质瘤的良恶性是临床医师最关心的问题,其最明确的恶性征象是手术时见其浸润到邻近的器官,或出现网膜肠系膜、腹膜或肝脏等处的转移,肿瘤直径(胃>5.5cm,肠>4.0cm)和肿瘤内的出血、坏死、分叶、边界不规则等,也是判定恶性程度的依据,瘤体内坏死多为多发小片状,少数为大块坏死囊性变,而良性则为单发小片状。判定胃肠间质瘤的恶性指标可

6、分为肯定恶性和潜在恶性指标。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总结出肯定的恶性征象包括:(1)组织学证实有转移;(2)浸润临近器官;(3)肿块增长迅速;(4)发生于小肠部位;(5)核分裂>10个/50HP;(6)出现肿瘤性坏死。而潜在恶性指标为:(1)胃部瘤体直径>5.5cm,肠部瘤体直径>4cm;(2)核分裂像<10个/10HP为低恶性度,>10个/10HP为高度恶性;(3)细胞密度大,生长活跃;(4)上皮样间质瘤中出现小细胞、腺泡样细胞;(5)核异形性大;(6)肿瘤中心坏死明显。具备一条潜在恶性指标为交界性,具备一条肯定指标或2条以上潜在恶性指

7、标为恶性。  手术切除是恶性胃肠间质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切除范围存在争议,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切除在于是否完全,而不在于是否大范围清扫,因为本病极少有淋巴结转移,Dematto等报道200例胃肠间质瘤,完全切除者80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54%,中位生存时间66个月,而不完全切除者生存期仅22个月〔3〕,我们认为手术要做到完全切除,尽量避免行肿瘤剔除术。需要指出的是小肠间质瘤常悬挂于肠壁及系膜上,稍有破溃无法钳夹及处理,往往引起腹腔播散。因此主张非接触性手术切除,并应距肿瘤10~15cm的肠系膜开始,以包围状手术为主,同时切断小肠相应系膜及肠管。而胃间质瘤则根据瘤体

8、大小选择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