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外科诊疗探讨

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外科诊疗探讨

ID:26623247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8

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外科诊疗探讨  _第1页
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外科诊疗探讨  _第2页
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外科诊疗探讨  _第3页
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外科诊疗探讨  _第4页
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外科诊疗探讨  _第5页
资源描述:

《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外科诊疗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外科诊疗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对93例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3例中84例经空气或钡剂灌肠明确诊断。84例空气灌肠复位成功63例;93例中行外科手术30例,其中复合型套叠15例,回结肠型11例,回盲型4例,12例因合并肠坏死行肠切除吻合术。除2例术后因合并症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①患儿年龄越小,临床表现越不典型且非手术复位的可能性越小;②空气或钡剂灌肠对婴幼儿肠套叠早期或晚期不典型病例诊断有决定意义;③手术时机要根据发病时间、结合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后选择,发病时间不能作为唯一依据。【关

2、键词】肠套叠;婴儿;外科手术;急腹症  婴幼儿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诊断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严重者发生肠穿孔、肠坏死等。现将我院住院治疗的93例病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68例,女25例。月龄2~28个月,平均7.8个月,其中1岁以内79例,占84.95%。发病时间最短为4h,最长为4天,平均28h。有阵发性哭闹或腹痛者80例(86.02%);呕吐68例(73.12%);血便78例(83.87%),多为果酱便和血性粘液便;明显腹胀23例(24.73%);面色苍白伴精神萎靡13例(13.98%);腹部可扪及肿块72例(

3、77.42%);腹膜炎体征9例(9.68%)。直肠指检发现血便21例。伴发热25例,其中T39℃以上2例,T38℃以上8例,其余均在38℃以下。49例发病前有腹泻史,以蛋花样稀便或水样便为主,量多粘液少,无腥臭味;36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32例母乳喂养,无添加辅食史。5例曾误诊为细菌性痢疾,3例误诊为坏死性肠炎。  1.2辅助检查圆形凹陷区。  3讨论  3.1病因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约95%小儿肠套叠属于原发性〔1〕,与小儿肠道解剖生理特点有关。然而,目前据不少学者临床观察发现,肠套叠患儿发病前有肠道或上呼吸道感染史,而且在春秋季发病多,因此有学者〔1〕认为可能

4、与病毒感染有关。本组93例,发病前有腹泻病史49例,占52.69%;有上呼吸道感染史36例,占38.71%,均为有感染症状后1~2天即发生肠套叠。在30例手术病例中术中均见回盲部淋巴结有不同程度肿大,17例见套入的回盲壁有一直径1~2cm圆形凹陷区,为局部集合淋巴结肥厚水肿凹陷的结果,这些与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局部的淋巴组织炎症可引起渗出增加,肠蠕动紊乱,发生肠套叠。1岁以内小儿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此期小儿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免疫球蛋白处于低水平状态,容易招致病毒感染。肠道感染病毒后本身可引起肠功能紊乱,肠壁淋巴结增生,加上炎性渗出、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导致肠套叠。因此病毒

5、感染是引起肠套叠的主要诱因。  3.2诊断肠套叠的诊断一般不难,如果具有阵发性腹痛或哭闹、呕吐、便血、腹部可触及腊样肿块等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即可成立。本组符合率65.59%(61/93)。对有典型阵发性腹痛或哭闹、呕吐而无血便、腹块患儿,常规做直肠指检,因为血便多发生在疾病开始6~12h,此时多可发现血便;年龄越小的婴儿临床表现越不典型,甚至仅表现为拒吮奶、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无哭闹腹胀等,在找不到其他常见原因时要考虑肠套叠,本组有21例直肠指检发现血便的大多属于上述两种不典型病例。也有直肠指检无血便者,在不能排除肠套叠时,应做钡剂或空气灌肠检查,对诊断有决定意义。该检查表现具有特

6、征性,在目前阶段无其他方法可以取而代之〔3〕。本组有16例症状不典型,指检无血便,最终经灌肠检查确诊。对有高热腹胀等中毒症状、腹部包块触及不明显,特别病前有腹泻的病例,与细菌性痢疾不易鉴别,需要采用低压灌肠检查方可明确诊断,此时钡剂或空气灌肠压力不宜过高,否则有肠穿孔危险,本组有5例误诊为菌痢,最后经低压灌肠诊断为肠套叠。对疑有肠穿孔或肠坏死病例不宜实施灌肠检查。总之肠套叠应尽可能早期作出诊断,否则会延误治疗时机。  3.3空气灌肠复位空气灌肠复位法治疗小儿肠套叠,成功率达90%以上〔4〕。本组84例行空气灌肠复位成功63例,达75.00%。成功率偏低主要与术者缺乏经验有关:①空气

7、灌肠压力不够。术者往往担心发生穿孔而不敢加大气压,对于病程不超过48h而全身情况良好的病例,空气灌肠压力可逐步加大到13.3~15.96kPa,稳定并维持较长时间(15~20min)。②首次复位失败即终止灌肠疗法。其实首次失败后,不一定要终止此疗法,可以放气后使患儿稍有休息及肠腔内压力缓解后,再次灌肠复位。除非肠套叠阴影在复位过程中无任何移位,全身及腹部情况不稳定者。本组有8例经2~3次空气灌肠复位才成功。③没有进行适当的变换体位及按摩。在空气灌肠复位过程中,变换体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