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547839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7
《痛必定注射液对慢性结扎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痛必定注射液对慢性结扎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c【摘要】目的痛必定注射液是具有良好镇痛效果的中成药,拟通过本实验研究了其镇痛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痛必定注射液对CCI(慢性结扎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c-fos基因表达和P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痛必定注射液能明显降低CCI大鼠脊髓背角c-fos基因和P物质含量。结论该实验证实了痛必定注射液对CCI大鼠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减少脊髓背角神经元对传入的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可能是其发挥镇痛作用的途径之一。【关键词】痛必定注射液c-fosP物质免疫组化痛必定注射液是由4种中药(有效成分或部位)组成的具有良好镇痛作用
2、的中成药。其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均显示和度冷丁[1,2]有相似的镇痛效果,但无明显成瘾性。其镇痛作用产生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且近年来研究表明,外周伤害性刺激等因素可激活脊髓内即刻早期基因c-fos并表达fos蛋白[3~6];P物质(substanceP,SP)被认为是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物质[7],在脊髓痛觉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二者是疼痛在分子水平的标志。本实验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痛必定注射液对CCI(chronicconstrictioninjur,慢性结扎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浅层c-fos基因表达和SP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痛必定注射液
3、的镇痛机理。 1材料 1.1动物成年IAS-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版本4.0)进行分析,每张切片中SP免疫活性物质(SP-LI)阳性面积值(五张切片,取均值;单位:阳性单位)。 2.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9.0软件,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以q检验比较两两差异,P<0.05认为差异显著。 3结果 3.1fos蛋白表达情况F-LI阳性神经元呈棕黄色,定位于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浆和核仁均不染色或染色较浅,易与周围背景区别开来。光镜下见脊髓背角浅层内有大量的fos免疫反应。结果显
4、示:B组脊髓背角F-LI神经元数目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t=16.381);与B组比较,C组左侧脊髓背角的F-LI神经元数目明显降低(P<0.01,t=7.564)。免疫组化染色所显示的对照实验均呈阴性反应(见表1)。 3.2P物质含量情况光镜下可见SP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浅层,以外侧带最为浓密。脊髓的其他部位不着色或呈淡黄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结果显示:B组脊髓背角SP-LI的含量明显高于右侧和正常组(P<0.01,t=8.576);与B组比较,C组大鼠脊髓背角的SP-LI含量明显降低(P<0.01,t=9.
5、258,见表1)。表1各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F-LI和SP-LI含量比较(略) 4讨论原癌基因c-fos是一种存在于正常神经元细胞核内的即刻早期基因,fos是其蛋白表达产物。正常情况下,细胞内c-fos很少表达,外周伤害性刺激等因素可激活脊髓内c-fos基因并表达fos蛋白。据报道大鼠CCI后脊髓背角Fos样或Jun样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升高[9]。Fos蛋白数量和分布还可以反映伤害性刺激强度和伤害性刺激作用的时间,是评价药物镇痛效能的有效方法[3~6]。SP被认为是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物质[7],在脊髓痛觉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其主要由
6、背根神经节中的神经元合成,可通过快速轴浆运输系统同时向初级传入神经元的中枢突和外周端传递。它存在于脊髓RexedI层和II层的Aδ和C纤维上[10],持续电、热、化学等多种外周伤害性刺激这些传入纤维可引起脊髓背角SP的释放,脊髓背角的SP明显增多[11,12]。本实验结果表明痛必定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CCI大鼠脊髓背角浅层中F-LI和SP-LI的含量,提示该药可减少脊髓背角神经元对传入的伤害性刺激的反应。这种反应既可以是传入的伤害性神经冲动降低的结果,也有可能是由于加强了大脑、脑干的下行抑制系统而使脊髓背角对传入冲动的反应性降低所致,具体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7、。【参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