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ID:26518634

大小:5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7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_第1页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_第2页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_第3页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_第4页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_第5页
资源描述: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许文玲一、学习目标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

2、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教案《《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突兀:高

3、耸。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儿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语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3)完整地齐读课文。(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总结。作业:书写本课生字《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2  第2篇《奇思妙想》教学反思  〖预览〗《奇思妙想》是一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4、的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美术教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本节课,我深刻感受到,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创造力也是无限的,而教师则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和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设计《奇思妙想》这一课教案时,一方面,我根据教材里的教学要求进行分类与扩展。另一方面,通过对五年级学生的观察了解,发现他们的想象力也许没有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那么天马行空,稀奇古怪,但他们有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并且已渐渐学会对事物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所以根据这

5、节课的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发挥五年级学生的特长,在植根于现实,并且合乎生活逻辑的前提下,使学生释放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上完本课,有如下感受:一、必须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判断美的能力。“生活中处处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相信只有先发现美,才能更好地表现美。于是我在课堂设计了请学生观察、欣赏作品的环节。学生在此环节中思维特别活跃。特别是欣赏达利的唇形沙发时,学生们立刻感受到了沙发那奇特的美,而且描述嘴唇与沙发的联系时,还讲出了嘴唇与沙发都是“……《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3  第3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反思  〖预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阐述自然现象的科学小品,融知识性,科学性

6、,趣味性于一体,既引导我们去感受科学的魅力,探索科学的真理,又以朴实,准确的说明性文字和生动,现象的散文化语言让我们得到熏陶,细细读来,获益匪浅。本节课我通过学科与多媒体整合,大大帮助了学生的学习。本中描述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以及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通过视频播放、PPT的演示,给学生架起了学习桥梁,学生顺利地走进文本,理解内容,认识现象,体会现象的成因。此整合课的效果是传统课无法达到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建构有效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了真实的东西,会感到特别兴奋,增加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举手发言也变得积极了。但是,我也陷入了沉思

7、。在讲授过程中,或许,我应该抓住某一点讲深,讲透,或许会更好。就如这篇文章,假如就说明顺序这一点而略其余可能效果还会好些。另外,语文学习或者说文章阅读,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预设性太强,可能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我不断地抛出问题,一有学生回答正确我就马上推向下一个环节,这样,忽略了其他可能出现的不同意见,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点上我做的不够好。我觉得这些在今后的教学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