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与框架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与框架

ID:26481661

大小:4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7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与框架_第1页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与框架_第2页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与框架_第3页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与框架_第4页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与框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与框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与框架长治二中焦建中专家、教师已经为学生设计了那么多科目了,能否有一门课程由学生自己来设计?专家、教师已经给学生那么多的问题了,能否有一门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花那么多的时间做与各种“学科”有关的事情,能否有一门课程是从“生活”出发的?除了将“课程”理解为“知识”之外,我们能否将“课程”理解为“经历”、“机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这样一门课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1、保持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2、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3、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4、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5、养成服务意识与实事求是的科

2、学态度;6、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背景分析(一)课程目标的错位与缺失1、我们只能培养打工仔,培养不出老板:只会解题,没有问题;只求稳准,不会冒险。2、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说一句美丽的谎言——发展智1力;能力=智力+知识+机会。3、为何随着学校学习年限的增加而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幼儿忙探究;学生忙解题;成人忙休闲。4、过于关注“历史世界”与“知识世界”:离学生的个人、生活意义太远。5、有人批评我们正在培养“有精神病的科学家”:上学就是为了读专家定的书;特别是几门要考试的书。(二)变化着的学生发展需要1、70年代中学生想要什么:有饭吃。2、90年代中学

3、生想要什么:有衣穿。3、现在中学生最想要什么:自由、自主。4、学校生活:少了一点自主、自由的东西。(三)学科知识的综合与分化1、知识的激增(爆炸)2、知识的综合,如生命科学、环境科学3、知识的分化。专业知识进一步细化4、知识是什么?What-knowledge(什么的知识)How-knowledge(怎样的知识)Why-knowledge(为什么的知识)Who-knowledge(谁的知识)(四)当代社会生活的特征1、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生活个人化、生存信息化、军事竞赛化。2、当代社会劳动生产方式的2变化:体力与脑力;竞争与心理压力;人际交往减少、

4、人际关系淡漠。3、当代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活动空间减少;体力劳动与活动减少;饮食中高脂肪和高蛋白质的摄入量的增加。4、生活方式对人类的影响。现代文明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心理疾病、肥胖症等。人体的生物结构和机能退化:终日伏案工作使人越来越胖、越来越弯;我们在精神方面获得的越多,在本能方面失去的也就越多。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它是国家课程计划中规定的一门必修的课程。它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校本开发的课程。它与学科并列而不是从属学科的综合课程。我们用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比较一下:比较项目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谁的专家或教师学生从哪里来知识生活怎样

5、组织分科教学综合活动怎样开展预设的生成的焦点是什么关注过去关注现在怎样学习基于个人的基于小组的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框架(一)高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1、高中研究性学习方案一:每个课题3学分,3年必须研究5个课题,每学期至少一个课题。3方案二:每个课题5学分,三年必须研究3个课题,每年至少一个课题。方案三:第一个课题5学分;第二个课题10学分。学校根据不同的学分数制定相应的标准,由导师根据此标准认定学分。学校根据不2、高中社会实践三年共6学分:每年一周;每周2学分。学校制定相应的标准,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定学分。活动内容:一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如学工(商)、学军、学农

6、林牧副渔、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二是学校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俱乐部活动,校内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或课外俱乐部等三年至少有一周时间,最多不超过2学分。时间安排:每年一周集中安排;可以分散安排,但需教务处或德育处认可。组织方式:校外或校内基地;以班级或小组(至少5人)为单位;评价建议:以参加与否、时间是否达到要求为依据,不参加或时间不足,不给学分。以记录的方式登记。3、高中社区服务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即得2学分;班主任根据接受单位负责人签章的服务时间证明来认定;团委或学生会活动,由负责教师认定。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义工或志愿活动。参考内容:公益劳动、宣传教育、

7、帮贫助困、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电脑培训等。自选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4能动性,在社区服务项目上勇于创新。时间安排:课余时间;宜分散进行。组织方式:教师组织,或自主安排,至少3人。评价建议:接受单位负责人签章的服务时间证明;教师签名证明;以记录的方式登记。(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与组织阶段一:(1)探讨项目领域(2)决定课题阶段二:(3)探讨课题研究计划(4)设计搜集资料的方法、工具(5)搜集资料阶段三:(6)整理与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