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458863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比较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给药治疗方案。方法:将77例慢性乙肝型肝炎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0例用拉米夫定100mg,qd;B组37例用恩替卡韦0.5mg,qd,均口服。分别对其临床疗效、成本—效果进行观察,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两种不同给药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在ALT复常率和HBeAg转阴率方面,A组和B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DNA转阴率方面,A组比B组效果好(P0.01);ALT复常率每增加1个百
2、分点,A组花费109.93元,B组花费1245.62元;HBeAg转阴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A组花费298.37元,B组花费580.77元;HBV-DNA转阴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A组花费60.92元,B组花费145.18元。结论:在两种药物的应用方案中,拉米夫定组疗效确切、成本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拉米夫定;恩替卡韦;临床疗效;药物经济学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使自身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导致肝细胞损伤、肝功能损害及肝纤维化。由于乙型肝炎病毒的特殊生物学特性,目前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拉米夫定为核苷类似物,
3、是迄今我国用于乙型肝炎治疗的主要首选药物之一,可使患者获病毒学、肝脏生物化学功能和肝脏细胞学的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临床已有其成熟的治疗方案,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恩替卡韦是新一代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新药,临床研究表明,恩替卡韦能迅速降低HBV-DNA滴度、提高ALT复常率、显著改善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欧美等国已用于乙型肝炎治疗,我国目前也进入临床应用。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根据2000年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分会联合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1]确诊,排除合并HCV、HDV感染、失代偿性
4、肝病、肝硬化、肝癌患者,选择77例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HbeAg阳性)患者,分为A组(拉米夫定)4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8岁;B组(恩替卡韦)37例(男27例,女10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35岁。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案 A组给予口服拉米夫定(英国葛兰史威康公司)100mg,qd;B组给予口服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0.5mg,qd,疗程均为48周。两组均给予护肝片辅助治疗,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后做2次血、尿常规,肝功能ALT、H
5、BeAg、HBV-DNA等检测。 1.3治疗评价 根据患者的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ALT复常率、HBeAg和HBV-DNA转阴率等指标结合疗效标准综合评价,统计学处理应用卡方检验计算器V1.61进行卡方检验。 2结果 2.1临床效果 本文以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N-DNA转阴率作为衡量疗效的指标,对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见表1。 表1两种治疗方案临床效果[(n)%] 用卡方检验计算器对两组病例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在ALT复常率方面,A组和B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eAg转阴率方面,A组和B组也无统计学意义
6、(P>0.05);在HBV-DNA转阴率方面,A组比B组效果好(P0.01)。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心、肺和肾功能等检查均无异常。 2.2成本的确定 为了便于确定成本,本文视接受治疗的病人其他费用是一致的,用口服给药的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的用药费用计算治疗成本,药品费用按2007年广东省药品招标中标价格计算,A组的药费为5221.44元,B组的药费为12556.32元。2.3成本-效果分析 从表2看出,ALT复常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A组花费109.93元,B组花费1245.62元,A组比B组花费少;HBeAg转阴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A组花费298.37
7、元,B组花费580.77元,A组比B组花费少;HBV-DNA转阴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A组花费60.92元,B组花费145.18元,A组比B组花费少。 3讨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消化道慢性传染病。临床上治疗乙型肝炎的方案方法甚多,但疗效不一,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远期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比率,可以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拉米夫定为核苷类似物,可在细胞内磷酸化,依靠细胞核苷激酶转化为活性三磷酸形式,成为拉米夫定磷酸盐(L-TP),并以环腺苷磷酸形式通过HBA多聚酶嵌入到病毒D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