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狼疮性肾炎临床观察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狼疮性肾炎临床观察论文

ID:26455539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7

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狼疮性肾炎临床观察论文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狼疮性肾炎临床观察论文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狼疮性肾炎临床观察论文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狼疮性肾炎临床观察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狼疮性肾炎临床观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狼疮性肾炎临床观察论文.freelg/(kg?d),8周后根据尿蛋白情况开始逐渐减量,直至隔日1mg/kg时,视病情维持3个月~1年以上,再减量至0.4mg/kg,隔日1次。环磷酰胺采用0.2g隔日静脉推注,累计总量≤150mg/kg;或用0.4~0.6g/d静脉滴注连用两天冲击,每两周重复1次,累计总量≤150mg/kg。1.5观察指标主要观察LN活动情况、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6疗效标准疗效标准参照“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4,狼疮活动性参照LN临床活动性指数评分标准。显效:临床

2、症状基本消失,尿蛋白消失或24h尿蛋白定量较前减少50%以上或30mg/d,活动性指数3分;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缓解,24h尿蛋白定量较前下降20%~50%,活动性指数4~7分;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尿蛋白治疗无变化或增多,活动性指数8分。1.7统计学方法结果数据均以x±s表示,所有数据应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1.0进行处理,成组对照计数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2结果2.1临床疗效40例患者中显效14例,占35%;有效21例,占52.5%;无效或加重5例,占12.5%;总有效率87.5%。2.2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TP/

3、24h)及LN临床活动性指数评分变化(见表1)表1TP/24h和LN活动性指数评分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略)2.3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见表2)表240例LN患者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略)2.4临床症状疗效(见表3)表340例LN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略)2.5不良反应情况(见表4)表4合并感染及脱发的发生情况(略)3讨论中医无SLE之病名,根据症状应属“发热”、“红蝴蝶疮”、“水肿”、“虚劳”范畴。叶氏5认为,其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衡、毒热瘀血阻络;禤氏6认为,病机为真阴不足、阴虚内热,但整个过程可出现火毒炽盛,瘀血贯穿本病各

4、个阶段。现代研究发现,SLE患者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纤维蛋白酶原增高7,血小板聚集异常增高,因此LN患者多显示舌质紫黯、疼痛部位固定、泛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紫绀等征象以及诸多瘀血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故LN患者其本在瘀,血瘀贯穿疾病的始末。同时,长期大量使用激素也可使血液粘滞性增加,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栓形成。中医治疗宜以活血祛瘀、养阴清热解毒为主,特别应重视活血祛瘀。狼疮饮以活血祛瘀、养阴清热解毒为法,选泽兰、赤芍、川芎、白花蛇舌草、乌梢蛇、虎杖、半枝莲、益母草、丹参等组方,并随其辨证进行加减化裁。方中泽兰、

5、赤芍、川芎、益母草、丹参、虎杖、当归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参具有抗血栓形成、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同时能使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下降,并能抑制迟发性超敏反应,与环磷酰胺合用具有协同作用;益母草有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泽兰能较好地改善血液流变学,可使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及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赤芍可抗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改善全血粘度等血流变的指标,对T淋巴细胞有抑制作用8。乌梢蛇具有祛风通络的作用,能搜风邪、透关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本病病理变化最显著的特征为“纤维素样变性”,应用皮质激素治疗本病的有效

6、机理是激素能改变本病变而达到治疗目的。而乌梢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各环节(或直接影响肾上腺皮质),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而发挥抗炎、抗过敏、抑制变态反应8。白花蛇舌草、虎杖、半枝莲清热解毒,此类药物能刺激内皮细胞增生,促进抗体形成,抑制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产生,使网状细胞、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从而达到抗菌消炎,防止病毒感染,以减少诱发自身免疫疾病的目的。在使用激素治疗时,患者会出现肾阴虚的表现,此时在基本方中加用滋养肾阴的中药,如生地黄、女贞子、枸杞子、知母等以滋阴降火,减轻大剂量激素引起的阴虚火旺之证;使用环磷酰胺治

7、疗时,其不良反应主要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红细胞、白细胞生成减少。基本方中益母草、当归等补血药能增加红细胞,防止白细胞减少,从而减少脱发及感染发生的可能。本观察结果表明,以狼疮饮为基本方结合西药治疗LN,不仅能提高疗效和降低复发,还能明显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