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

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

ID:26315207

大小:779.37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11-26

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_第1页
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_第2页
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_第3页
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_第4页
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景与情的关系结构关系: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结情内在联系: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正衬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反衬触景生情:又称“由景及情”、“情因景生”,是先有景后有情。“景乃诗之媒”(谢榛语),人物一开始心情比较平静,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所以称为“触景生情”。杜甫的《登高》一诗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之作。一、从景与情之间结构关系的角度题菊花     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青帝:司春之神。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因见到菊花

2、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因此才有下面的感慨,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触景生情)前二句实写秋天菊花盛开之景,后二句发挥想像,虚写2、借景抒情:又称“缘情写景”“由情及景”,是情在景先,先有情后有景,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端居①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

3、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该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3、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

4、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滁洲西涧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幅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4、以景结情所谓“以景结情”就是诗的前面大半篇幅用抒情,最后以写景物来收束全诗。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在抒情的紧要处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5、江清月近人。一二句写事写情,已露出“愁”字,似乎接下来就要正面写愁,然而诗人却将笔触转到景物上,巧妙地以景结情,含不尽之意于景中。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前三句就乐声抒情,最后一句轻轻宕开一笔,以壮阔而悲凉的景象收束全诗,将不尽之情以不尽尽之,这种以景结情,真可谓“绝处生姿”。相关链接:以情结景所谓“以情结景”就是诗的前面大半篇幅主要用于写景,不言情事,全诗将要结束时,才加一抒情之笔。这种手法的妙处在于:画龙点睛,一笔点活全诗,使诗前半所写之景都变成主观之景、染情之景,引人回味无

6、穷。江南春寇准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这首词前四句写景,结尾两句直抒胸臆,以情结景,使抒发的感情由隐而显,实属点睛之笔。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融情于景拓展练习:从景与情之间结构关系的角度辨析下列作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以景结情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

7、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触景生情二、从景与情的内在联系角度分析下列诗歌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乐景乐情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哀景哀情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之景,眼中的花叶尽落之境与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融而为一。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乐景哀情全诗抒发了羁

8、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江汉杜甫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哀景乐情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