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在泪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在泪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ID:26280976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5

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在泪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_第1页
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在泪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_第2页
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在泪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_第3页
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在泪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_第4页
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在泪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在泪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在泪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王磊峰,朱素芳,黑砚,肖利华【关键词】,,泪腺腺样囊性癌;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嗜神经性侵袭性;雪旺细胞分化〔摘要〕目的研究雪旺细胞标记物神经细丝酸性蛋白(GFAP)在腺样囊性癌有嗜神经性侵袭组与无嗜神经性侵袭组中的表达的差异,旨在进一步探明泪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性侵袭性生长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FAP在28例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有嗜神经侵袭性生长组中的GFAP阳性表达率较无嗜神经侵袭性生长组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泪腺腺样囊性

2、癌的嗜神经性侵袭特性可能与肿瘤细胞中存在着雪旺细胞分化有关。〔关键词〕泪腺腺样囊性癌;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嗜神经性侵袭性;雪旺细胞分化ExpressionandsignificanceofGFAPinlacrimaladenoidcysticcarcinomaConclusionTheSchayaccounthistologicallyfortheneuralinvasionoflacrimalglandadenoidcysticcarcinoma.〔Keyaladenoidcysticcarcin

3、oma;GFAP;neuralinvasion;Sch连续切片。切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经高年资病理医师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参照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泪腺上皮性肿瘤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1.2试剂鼠抗人GFAP单克隆抗体美国SantaCruz公司产品,SP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开发公司。1.3GFAP染色阳性结果的判断GFAP定位于细胞质上,细胞质内出现棕色颗粒为阳性。2结果2.1腺样囊性癌的嗜神经性生长28例腺样囊性癌,有13例腺样囊性癌经HE染色后进

4、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临床病例回顾都未出现神经受侵表现。共有11例在HE染色后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出现瘤细胞包绕神经现象(见图1),通过病例回顾,有12例出现疼痛、麻木等明显的神经受损症状。因此共有15例腺样囊性癌观察到神经受侵袭现象,神经受侵率为53.57%。2.2GFAP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GFAP定位于细胞质上,以胞质中出现棕色颗粒为阳性。无嗜神经侵袭性生长组:13例标本中均未见到GFAP的阳性表达。有嗜神经侵袭性生长组:15例标本中9例有GFAP的阳性表达,表达强度不均,染色较强(见图2)。有嗜

5、神经侵袭性生长组中的GFAP阳性表达率与无嗜神经侵袭性生长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3讨论根据2001年WHO的对组织学分类,将泪腺上皮性肿瘤分为:多形性腺瘤或癌;腺样囊性癌;腺癌;嗜酸性腺瘤/癌;黏液上皮样癌/腺癌和鳞状腺瘤/腺癌〔4〕。泪腺上皮性肿瘤起源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泪腺上皮细胞,其间质成分也均为上皮化生的产物。关于泪腺上皮性肿瘤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良性约占55%,其中多形性腺瘤发病率最高,恶性占45%,其中60%为腺样囊性癌〔5〕。腺样囊腺癌居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第

6、二位,为最常见且高度恶性的肿瘤。组织学表现有3种类型:腺样(筛状)、管状及实性。肿瘤细胞有2种:导管衬里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在同一肿瘤中可看到所有类型的结构。腺样(筛状):上皮细胞成巢,其间有许多圆柱状腔隙,似横断的藕,多数为假性囊腔,围绕囊腔的细胞为扁平、梭形及胞浆空虚的变异的肌上皮细胞。管状型:主要为导管样结构,在导管周围常见玻璃样变性的结缔组织围绕。管腔衬以腺上皮,周围为一层或多层变异的肌上皮细胞。实体型的特征实性上皮索条,肿瘤细胞巢含有少量腺样腔隙,且常见中心坏死。肿瘤细胞小,核深染,分裂象

7、少见,细胞巢之间有少量纤维间质〔6〕。大多数患者可以是几种病理学类型同时存在,但不同病变各种类型分布比例不同〔7〕。腺样囊性癌嗜神经性侵袭特性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Toth等用神经膜细胞免疫组化标记物S-100、GFAP、NSE以及神经膜细胞组织化学标记物搔洛铬(solochrome)对腺样囊性癌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进行了研究,提出腺样囊性癌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中突变的肌上皮细胞存在着神经膜细胞分化〔8〕。Ioto等用神经膜细胞标记物p75及GFAP证明了具有神经侵袭性的梭

8、形细胞型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存在着雪旺细胞分化,而在不具嗜神经侵袭性的其他亚型中则不存在这种分化,并将其作为恶性黑色素瘤嗜神经侵袭的组织学基础〔9〕。罗小龙等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证明了神经膜细胞标志物S-100、GFAP在腺样囊性癌中有表达,而在不具有嗜神经侵袭性的黏液表皮样癌中则没有表达,进一步证明了腺样囊性癌的嗜神经侵袭与腺样囊性癌发生神经膜细胞分化有关〔10〕。以往对肿瘤有无嗜神经性的判断单独依靠组织形态学观察〔10〕。本研究在判定肿瘤是否侵袭神经时结合了临床症状和组织形态学观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