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272510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5
《环境会计在我国实施的问题及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环境会计在我国实施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我国,环境会计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环境会计实施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从观念、法规、技术和人员四方面分别介绍环境会计在我国实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环境会计在我国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会计实施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环境会计也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环境会计是以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环境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
2、会计。环境会计可以真实地反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于一国的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环境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至于实务的应用更是进展缓慢。因此,研究环境会计在我国实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加快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企业实施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 (1)地方政府官员错误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政绩是指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成绩,是评价执政领导能力的主要指标。目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官员仅以GDP的大小来衡量政绩
3、,并将此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忽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认为只要本人在任时只要经济发展上去就行,而将环境污染抛于脑后,普遍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这必然会对环境会计核算在我国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 (2)企业经营者利润最大化的绩效观。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经营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对于公司制企业而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对经营者的评价主要是看其在任期间给企业创造的利润,在收入既定的前提下,成本越低,利润就越大。但是如果企业考虑环境成本的话,总成本就会增加,利润就会降低,企业的经营者当然不愿意考
4、虑环境成本,这必然也会阻碍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实施。 (3)普通民众事不关己的环境保护观。多年来,我国环保部门一直在进行环保宣传,但环境污染事件却接连发生,因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危害已经摆在世人的面前,这也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但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却仍然认为环境问题离我们很遥远,对环境保护漠不关心,这必然也会阻碍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实施。 2.法规问题 (1)环保法规不完善。虽然我国在环保方面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立法水平还相差甚远,特别是在具体操作方面
5、仍需完善。此外,我国对环境犯罪方面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对环境方面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 (2)环境会计法规缺位。我国目前的会计法中缺少环境会计内容,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中都基本未涉及到环境会计的内容。在我国环境会计实务中,对环境会计对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形式方面都没有统一可循的规范。同时,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多数企业不愿主动披露环境信息,这严重地阻碍了环境会计实务的开展。 3.技术问题 (1)环境会计要素确认模糊。对于环境会计要素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认识,主要有“三要素论”、“四要素论”和“六
6、要素论”等观点。虽然会计准则对会计六要素的确定有明确规定,但由于环境会计的特殊性,目前对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没形成成熟的确认标准和原则。实际操作中,如何对环境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仍然是个难题。 (2)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混乱。众所周知,传统会计计量是以交易价格为前提的,而在环境会计中,由于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不能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因此也就没有市场交易价格,所以,单纯以交易价格为前提就不能作为环境会计计量属性。目前,学术界就计量问题还没有统一的看法,国家在这方面也没有一个较明确的统一标准和具体的规定,因而
7、使得实际操作缺乏依据,存在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导致各企业不能在环境问题上具有可比性。由此可见,准确计量是实施环境会计的重中之重,如果不解决计量问题,就无法进行会计的纪录和报告。 (3)环境会计披露。当前,我国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尚无统一规定,在披露的范围、内容、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我国尚难真正实施,缺乏可操作性。 4.人员问题 环境会计是一门由环境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学科,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要运用到多门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如果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那么应用起来会
8、出现很多问题。但目前我国仍然按照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会计人员,会计学科里也没有设置相应的环境会计专业,因此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得较好,不存在真正的环境会计专业人才。二、我国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对策及建议 1.观念对策 (1)对政府官员加强科学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教育。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科学的政绩观就是既要看政绩给眼前带来的变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