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ID:26262287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5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_第1页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_第2页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_第3页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_第4页
资源描述: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关键词】按摩疗法〔关键词〕按摩疗法;针刺;颈源性头痛;治疗结果  Clinicalobservationontreatmentofcervicogenicheadacheassotherapy,TCM;acupuncture;cervicogenicheadache;treatmentoute  颈源性头痛是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病损所引起,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笔者采用推拿和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95例,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5例均为2001年9月~2003年10月的门诊患者,分为3组。针

2、刺组26例,男性13例,女性13例,年龄20~68岁,平均(47.50±12.95)岁,病程2个月~2.5年,平均(18.76±7.52)个月;推拿组28例,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23~70岁,平均(46.21±14.12)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9.32±9.82)个月;推拿结合针刺组41例,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25~76岁,平均(49.68±15.06)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9.85±9.81)个月。  1.2诊断标准参考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1〕。  1.3纳入及排除标准头痛符合诊断标准,经颈椎X线摄片检查均可见颈椎退行性改变,经

3、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  1.4疗效标准参考《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中的疗效标准〔2〕。  1.5治疗方法(1)针刺组。穴位:以少阳经穴为主,取百会、风池、角孙、率谷、头维、太阳、完骨、天柱、颈夹脊、手三里、外关和合谷。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医者以直径0.30mm、长40mm毫针,头部穴位斜刺,颈部及上肢穴位直刺1~1.2寸,得气为度,配合G6805电针仪,频率为2Hz,留针20min。上法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推拿组。以颈项部常规操作配合头面部推拿手法。颈项部操作: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背后施法于颈项肩背部,以斜方肌为重点,结

4、合颈椎屈伸、侧屈、旋转等被动运动。再按揉风池、风府、棘突旁阿是穴、肩中俞、天宗,以酸胀为度。拿风池、颈椎3~7节,自上而下3遍,拿肩井部8~10次。最后拔伸颈椎关节。头面部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行一指禅推眼眶周围,按揉头维、角孙、太阳,约5min,然后再以大拇指螺纹面,从太阳向上经头维至角孙,抹约3min。患者坐位,医者以五指拿法从前额发迹处拿至风池穴,反复3~5遍,行扫散法约1min。最后拿合谷穴约30s。整套手法大约30m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推拿结合针刺组。先推拿治疗,后针刺治疗。具体方法同前述。每位患者因其症状及病程不同,其疗程也有所不同

5、。但对于那些头痛消失及头痛好转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  2结果  针刺组治愈7例,好转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推拿组治愈8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9%;推拿结合针刺组治愈24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7%。3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推拿结合针刺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P0.05)。  3讨论  颈椎退行性改变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水肿刺激到颈神经可引发颈源性头痛,同时颈椎退行性改变发生骨质增生引起椎间孔狭窄。此时,由椎间孔内通过的神经和血管都可因压迫、牵拉和炎症而受刺激引发颈源性头痛。另外,此类患者中多

6、有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史,肌肉由于持续收缩而继发痉挛,引发组织缺血,代谢产物聚集于肌肉组织,引起肌筋膜炎,并可直接刺激在软组织内穿行的神经干及神经末梢而产生疼痛〔3〕。故我们在治疗中于颈项、肩及上背部施以按揉及拿法,同时配合拔伸颈椎关节,有效地促进了局部的血液循环,解除了颈肌的紧张或痉挛及卡压现象,从而阻断了炎症疼痛肌痉挛的恶性循环。  患者头面部疼痛主要集中在额、颞及眼眶部,故而头面部手法主要是:眼眶部行一指禅推法,额部行抹法,颞部行扫散法,从而达到了对症治疗的目的。  头痛当从“风”论治。风池、风府同为治风要穴,按揉风池、风府可起到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4〕。头维

7、为足少阳、阳明之会;角孙为手足少阳、手阳明之会;太阳穴善治偏正头痛。以手法按揉、抹以上三穴,可起到疏风和营、通络止痛的作用。肩井为手足少阳、阳维之会,拿之以通气血之流行。以拿合谷穴殿后,增强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用,亦有上病下取之意〔4〕。而同时配合对局部和远道经穴的针刺,辅以电针,能更有效激发体内经气,促使气血流行,达到“通则不痛”。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