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ID:45620791

大小:370.0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5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_第1页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_第2页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_第3页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_第4页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这是我自己写的论文,本來想发表,但是有好多图片不方而发表,所以就发到百度上來了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颈源性头痛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运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进行治疗,对照组34例单独运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近期治愈率达到85%,—年以上随访少有复发,对照组总有效率86%,近期治愈率38%,两组比较有显著并片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明显优于单纯传统针法。关键词:触发点颈源性头痛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自对头痛的记载,

2、如《素问•五脏生成篇》就有“头痛巅疾”的叙述。《证治准绳》屮说:“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病卒而至,易于解散速也。深而远看为头风,其病作出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除此Z外述有“头风”及“脑风”记载,实际上“头风”、“脑风”均属头痛。现代医学定义颈源性头痛是指因为颈椎病特别是寰枢关节病变所导致的头痛,一般多伴有眩晕症状,头痛以后枕部多见,也可出现头颛部或前额眉棱骨部,在临床多被诊断为紧张性头痛或偏头痛,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传统屮西医药物治疗往往治标不治本,而传统针灸的效果较好,但是很多情况下疗效不持久易复发,而现代正骨或整脊疗法却好

3、多都忽视对肌肉等相关软组织的处理,疗效快但是不稳定。近几年受来自西方医学的《触发点手册》的影响,根据对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肌筋膜触发点的存在已被中国的针灸师及理疗康复师广泛的接受。头颈部的触发点是引起颈源性头痛的主要原因,近两年本人通过针刺头颈部的触发点来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选86例病人均來口近两年木人的门诊病人,年龄在15岁・75岁Z间,病程在一个月至30年Z间。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教师、医生等多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口大部有不良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所选病人分治疗组和

4、对照组,治疗组52人,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的方法治疗,对照组34人,采用传统针灸方法。1.2诊断标准: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发布了修订的第二版《头痛疾病的国际分类》(ICHD-II),将颈源性头痛列为继发性头痛的一种[叮,认为颈源性头痛是指rti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头痛为主症的慢性、单侧或双侧头部疼痛综合征。其病理基础为颈椎或颈部软组织压迫颈部神经和血管所致。1.3诊断要点:1)有急慢性颈部劳损史,以t期头颈体位不正者多见⑵,如长期伏案工作,长时间用电脑,开出租、塔吊等工作。2)疼痛性质:凡跳痛、刺痛一

5、般为血•管性;而呈钝痛或胀痛或阵发性疼痛为神经性。3)疼痛部位;血管性头痛一•般在人头部的侧面,也叫“颍部”,或前额或全头痛,也有只知头痛而说不上具体部位的;神经性头痛部位非常明确而又具体,都是沿顺神经分布区域疼痛,并有一定规律性。4)根据中医经络分布,后项部痛为太阳经头痛,头侧面痛为少阳经头痛,前头痛为阳明经头痛,巅顶痛为厥阴经头痛⑷。5)影像学检查多数有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1.4治疗方法治疗组:颈源性头痛关键在于病因在颈部,因此在临床检查Z前询问其颈部是否疼痛,或在头痛之前颈部有没有疼痛史。首先用手去触摸病人的颈肩部

6、和上背部,根据手下感觉到的肌肉异常情况结合相应的解剖知识对其相关症状进行判断是哪条肌肉出现问题,并从小检查出引起头痛的肌筋膜触发点(详细请参见讨论章节的内容和图片),然后用传统细毫针针刺触发点,针具一般选用0.3的2・3寸毫针,如患者耐受性较强病程较长,可选用0.4-0.5J"的毫针,每个触发点一般采用一针,如触发点范围较大,可用2・3针;采用直刺或多向透刺,深浅以触发点所处位置为度,当刺到触发点时,就会感觉到肌纤维跳动或针下有涩滞的感觉,病人会诉说有酸胀的感觉,要将触发点的组织穿透,可将针反复捉起,向几个方向透刺,目的是破坏触

7、发点,使触发点失活,不留针或留针30分钟;要熟悉解剖,不要盲口提插,以免伤到血管和神经;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分经取穴,前头痛取阳明经头维、合谷、陷谷,侧头痛取少阳经率谷、风池、外关、阳陵泉,后头痛取太阳经天柱、后顶、后溪、昆仑,巅顶痛取厥阴经百会、通天、太冲、涌泉⑸;如伴有脏腑虚损的症候(如肝阳上亢、血瘀阻络、气血虚弱等),根据屮医辨证选穴,加用背俞穴和五输穴调理脏腑。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

8、5天,共治疗2个疗程。1.5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显效: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缓解明显但不持久。无效:病人没有缓解或轻微缓解。二、结果治疗组52位病人在接受两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44例,显效8例。对照组34位病人痊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5例。对照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