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ID:43969681

大小:31.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_第1页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_第2页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_第3页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_第4页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颈性眩晕诊断标准[3]:①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②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视觉症状及神经根征;③上颈段及枕大神经处有压痛;颅脑多普勒(TC

2、D)检查有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异常。排除标准:心脑血管病性眩晕、眼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以及颅内病变、高血压或其他原因所致眩晕者。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治愈:主要症状和阳性体症消失,半年以上无复发、显效:主要症状和阳性体症消失,半年以上有复发。好转:主要症状和阳性体症缓解,但疗效不稳定。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有效率二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1.2方法。1.2.1推拿手法。患者取坐位,术者位于侧后,以滚拿揉一指禅等手法放松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等肌肉。摸准偏斜的棘突,辨清相应关节改变的形态,准确地以

3、拇指顶推使其复位,寻找后关节及横突周围条索样、结节样反应物将其理顺复平。将环枕部位肌肉韧带广泛放松,对张力高的重点理顺复平[5]。同时间断使用颈椎拔伸法。每日一次。1.2.2针刺治疗。取穴风池、天柱、上星、完骨、大椎、颈夹脊等,穴处皮肤常规消毒后,风池、天柱、完骨等穴直刺0.8寸深,使针感上传达头部,颈夹脊穴直刺1.5寸,大椎穴向上斜刺1寸[6-8]o得气后留针30min,针刺隔天一次。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的疗效以率来表示,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两个

4、疗程后,治疗组20例患者中,治愈10例,占50%,显效5例,占25%,好转3例,占15%,无效2例,占10%,有效率90%,对照组20例患者中,治愈5例,占25%,显效3例,占15%,好转2例,占10%,无效10例,占50%,有效率5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组别例数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有效率(%)观察组2010(50)#5(25)3(15)2(10)*18(90)*对照组205(25)3(15)2(10)10(50)10(50)注:#P<0.05,*P<0.Olo

5、3讨论颈性眩晕主要由于颈椎增生、生理曲度改变、颈间盘变窄、慢性劳损、外伤、炎症等刺激、压迫颈椎周围的神经、血管,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以头晕、恶心呕吐及颈部不适为主的一组症状,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颈性眩晕形成有两种机制:①椎动脉受压或刺激周围的交感神经网导致的椎基动脉有效血流量减少致脑组织缺血;②颈前神经根受刺激惹使颈肌痉挛过多的本体觉神经冲动传入神经中枢引起眩晕。发病是多因气血营精不能上荣于头,或因肝阳上亢、痰火上扰、清阳不升、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脑窍失养等所致。现代医学认为,颈椎不稳、退变、外伤等到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始发因素[9]。

6、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步入中老年后,由于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退,使椎动脉出现折叠或扭曲、变细、狭窄、栓塞等以及颈椎发生退变或外伤等,如:骨质增生、韧带钙化、错缝或半脱位等,使颈椎内外平衡失调,而出现代偿颈椎曲线改变。颈椎X线平片显示生理曲度改变,如前凸、变直、反弓、成角等,导致颈椎单(多)个椎体移位、压迫或刺激椎动脉或周围的交感神经,造成椎动脉痉挛、变窄等,导致椎一基底动脉系对脑干供血不全,使前庭系功能障碍而出现眩晕症状。运用按、揉、拿、捏、推、滚等手法,能松解颈肩背部肌肉痉挛,消除疼痛,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通过颈椎拔伸法,可扩

7、大椎间隙和椎间孔,调整和改善颈部动力平衡和稳定性。通过颈椎定位旋转整复手法,治疗纠正偏歪的棘突,解除对椎动脉和周围神经刺激或压迫,消除疼痛,恢复颈椎内外平衡,改善椎动脉部位的血液循环使颈椎恢复到正常的生理解剖位置,从而使临床症状及体征得以减轻或消失。实施手法要轻巧、柔和,特别是作颈椎定位旋转整复手法时,应严格掌握动作要领,做到轻快而稳准,旋转的幅度要注意控制在生理许可范围,不要强求复位的弹响声,如果复位不完全,不宜再复位,应留下次治疗时再施行[10]。如颈椎退变严重,有心脑血管疾患者,不宜应用拔伸和旋转手法。安全第一,切忌使用暴力。特别

8、是颈性眩晕合并脊髓型颈椎病者慎用扳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