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解读简版

国学经典解读简版

ID:26202473

大小:1.70 MB

页数:113页

时间:2018-11-25

国学经典解读简版_第1页
国学经典解读简版_第2页
国学经典解读简版_第3页
国学经典解读简版_第4页
国学经典解读简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解读简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学经典解读2目录导语儒家经典道家经典导语名称之起源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为了区别于西学,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清代学者将学术分为三类:一为义理之学,二为考据之学,三为词章之学。义理之学即哲学;考据之学即史学;词章之学即文学。除此之外,尚有经世之学,即政治、经济学说,以及军事学、农学、治水之学等。导语讨论哲学的,在国学以“子”部为最多,经部中虽有极少部分与哲学有关,但大部分是为别种目的而作的。周秦诸家,儒道两家所见独到。导语佛学自魏晋至六朝,其间佛法入中国。佛法入中国所以为一般

2、人所信仰,是有极大原因的:学者对于儒家觉得太浅薄,因此弃儒习老、庄,而老庄之学又太无礼法规则,彼此都感受不安。佛法合乎老庄,又不猖狂,才高之人都归入此道,猖狂之风减熄。儒家经典论语:仁者爱人大学:明明德中庸:诚孟子:养浩然之气概论宋初,周敦颐出,才辟出哲理的新境域。二程是周敦颐的学生。其中程颢(明道)思想精深。南宋儒学以朱熹、陆象山(陆九渊)的思想为代表,朱熹“道学问”(讲天理-自然之理);陆九渊“尊德性”。陆“先立乎其大者”谓“六经注我,我不注六经”,主张一切皆出自心。明代王阳明承继陆九渊的心学,后

3、人将其他们的学说并称陆王心学。阳明讲“致良知”。概论陈立夫在《中华文化将广受世人之尊敬》一文中说:“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集结十二亿人民为一家,持续五千年光荣历史而不坠者,以吾祖先及早发明人类共生共存共进化的原理,垂于后人,遵守弗渝,概论“此一原理,称之曰‘道’,于理而言,称之曰‘公’;于己而言,称之曰‘诚’;于人而言,称之曰‘仁’;于事而言,称之曰‘中’;于功而言,称之曰‘行’;综合此五者的应用而言,称之曰‘德’;其见诸日常生活的适当言行,称之曰‘礼’。”我中华民族之祖先,对其文化的着眼点,为人类的幸福

4、与世界的和平,故在《礼记.礼运》篇中,已有“天下为公”与“世界大同”的理念。概论人从天道学来的一个字是“公”。即无私。所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人从天道学来的二个字是“诚”。“诚者天之道”“至诚无息”,诚是真实无欺,是智慧,是仁爱,是力量。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概论人从天道学来的三个字是“仁”;人从天道学来的四个字是“中”;各得其所,各遂其生,恰到好处,称之为“中和”,故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万物育,则人道也在其中了。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中极重要的美德。人从天道学来的五个字

5、是“行”;《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概论中华文化,以天下为着眼点,而以“大公”为基础。中华文化,本乎天道,具有宗教之精神,又无迷信之色彩之色彩。中华文化,崇尚以德行人之王道;反对以力假仁的霸道。中华文化,崇拜智者、仁者、勇者,立庙以崇祀;而不崇拜富有者,惟对富而好施者赞扬之。中华文化,重视伦理,尤尚孝悌;重视助人,以助人为快乐之本。论语孔子理论的重点:孔子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为人之道包含“心地修养”与“人格完成”之两义。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含义与特点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6、。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张问孔子如何行仁。孔子说,做人处事能做到恭,宽,信,敏,惠五点就是行仁了。恭:庄重;宽:宽大;信:诚实;敏:勤快;惠:施惠。)“仁且智”的生命孔子倡导的是一种“仁且智”的德性生命。孟子曰“仁且智,圣也。”孔子常以仁为主,仁智对显: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乐水: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智者似之,故乐水。乐山

7、: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性与之合,故乐。仁和智都属于德性,非由言辞可明,故孔子借山水以为形容。)义命观与主体性之肯定义1、“义”是事理之当然,也是人事所当为。2、孔子言“义”不外:公正、合理、合宜、正当责任、道理、义理等意思。人的言行合义与否,须通过心来衡量,义所表达的是应然的道德判断(价值判断)。义命观与主体性之肯定命命有两种含义:其一,天命、性命,此须敬畏、服从、践行。其二,命运、命遇、命限,表示客观限制,此须知之、受之、安之。义命观与主体性之肯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

8、是知命,“而为之”是“尽义”。一方面要承认命的存在与限制,另一方面尤其需要明白义而自我做主。后者属于道德世界中的价值创造之问题。在孔子看来:人生之意义,不在命而在义。孔子之说是君子学君子首先要立大志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伦理意志既非生于自然,也非源于神鬼,更非来自其他超越经验自然的根源。仁道源于人性本心,道德实践的动力在于个人意志。所谓“仁者”即能确立人生志向者。】君子与小人之别孔子以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