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及对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及对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ID:26045983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及对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_第1页
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及对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_第2页
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及对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_第3页
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及对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_第4页
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及对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及对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及对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疗效及对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组(治疗组)50例,药物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百会透前顶,率谷透曲鬓;对照组先后用川芎嗪和脑复康注射液静滴。结果在显效率上,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1);在改善偏瘫和失语积分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调节其血浆中βEP含量上,两组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已接近正常值水平。结论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βEP含量,使

2、病灶区脑组织得以修复而达到治疗目的。【关键词】脑梗塞/针灸疗法头针透针β-内啡肽/血液随着头皮针治疗脑血管病的研究迅速进展,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已被针灸界同仁所公认。笔者根据头穴归经及主治,结合大脑前中动脉血液支配区域及皮层功能定位,选用百会透刺前顶,率谷透刺曲鬓,通电刺激治疗脑梗塞,设治疗组及药物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并对其治疗前后血浆中β内啡肽(βEP)含量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b  1.1病例选择80例脑梗塞患者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全部经

3、头颅CT证实。男46例,女34例;年龄40~70岁,平均58.5岁;病程5天~2年。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评分,其中轻型(1~13分)44例,普通型(14~26分)31例,重型(27~39分)5例,旨在观察其临床疗效,故排除了严重合并症,全部病例均在住院条件下观察。  1.2分组对照随机配对分为头穴透刺组(治疗组)50例,药物组(对照组)30例,两组病人的病程、病情程度、一般情况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b  2.1头穴透刺组患者坐或卧位,

4、常规皮肤消毒,取百会向前透刺1.5寸至前顶穴,病灶侧率谷向前下方透刺1.5寸至曲鬓,不分正负级,接通G-6805治疗机,选用连续波型,强度为1mA,频率100次/min,留针30min,1次/d,14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休息2d,继续第2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行疗效评定。少数病人合并有脑水肿、感染等可酌情脱水降低颅内压,抗炎及支持对症。  2.2药物组常规应用川芎嗪注射液1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14d为1疗程,第2疗程应用脑复康注射液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连续14d,疗程结

5、束后行疗效评定。如病情需要可酌情选用脱水降低颅内压、抗炎及支持对症。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治疗前后评分采用分数折算法分为“基本恢复,显著进步,进步,稍进步,无变化,恶化”6个等级。  3.2治疗结果  3.2.1临床疗效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略)治疗组显效率84%,对照组显效率63.3%,经统计学处理(X2=4.4,P<0.05)有显著意义。表明治疗组在显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3.2.2主要体征积分比较见表2。表2两组主要体征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6、(略)表2可以看出,对偏瘫的恢复,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失语的疗效,仅治疗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头穴透刺疗效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  4测定方法与结果  4.1一般资料受试对象与治疗方法及疗程均同临床观察组。另选3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40~60岁之间。  4.2检测方法所有受检者取坐或卧位,抽取肘静脉血1.5ml加入预置有30μl抑肽酶,30μlEDTA·2Na抗凝剂的试管内,迅速低温离心(4000r/min,1

7、0min)取上清液,移入EP管,-20℃保存待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各取样1次,健康受检者只取样1次,以放免法测定其血浆中β-EP含量。放免药盒由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提供,采用上海核福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SN-682型放射免疫r计数器检测,全部程序按药盒说明书进行。  4.3结果所得数据全部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组间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3。表3治疗前后血浆中β-EP含量的变化(略)表3显示,头穴透刺组和药物对照组治疗前其血浆中β-EP含量均显著升高,分别与正常组比(P<0

8、.01),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经治疗后两组均呈下降趋势,头穴透刺组下降更为明显,已接近正常值水平。  5讨论本文资料显示,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头穴透刺对脑梗塞减少伤残率有积极意义;在主症积分比较中,治疗组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