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脉饮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复脉饮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ID:26015415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复脉饮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_第1页
复脉饮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_第2页
复脉饮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_第3页
复脉饮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_第4页
复脉饮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脉饮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复脉饮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复脉饮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又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原因造成的心脏原发性损害,以心脏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伴随运动能力的降低和神经内分泌激活等综合症状。可以说,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在直线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并给每个家庭带去了极大的负担。目前,临床治疗以西医为主,尽管其临床症状能有效改善,

2、但左室功能、血流改变并不明显,且远期效果并不理想。为寻找治疗慢性心衰的有效方案,本院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脉饮加味治疗CHF,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3月-2011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慢性心衰患者80例相关资料,剔除标准:(1)因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而引起的心衰;(2)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3)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有原发性疾病;(4)有精神异常者;(5)存在药物过敏史。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0~85岁,平均(63.5±

3、7.9)岁;病程3~14年,平均16.5年。心功能分级:Ⅱ级26例,Ⅲ级39例,Ⅳ级15例。原发病:慢性本文由.L.收集整理肺心病18例,冠心病22例,高血压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及心脏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心功能分级参照纽约心脏学会(NYHA)提出的心功能分级标准。  1.3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

4、采用卡托普利12.5mg,2次/d,口服;安体舒通20mg,1次/d,口服;地高辛0.125mg,1次/d,口服(只有心功能Ⅳ级患者使用);双氢克尿噻25mg,2次/d,口服;利尿药5d后停服一周,再服5d(如果水肿明显,则加用)。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20mg,1次/d,口服。如果病情需要,可临时静脉推注西地兰0.2~0.4mg,抗生素根据病情适当加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脉饮加味,组方:制附子10g、生晒参10g、茯苓30g、白术15g、白芍15g、生姜10g。血瘀明显者加丹参、当归、红花;阳

5、气虚衰者加冬虫夏草、黄芪;阴虚者加太子参、麦冬;多痰者去附子,加炮姜、半夏、陈皮;阴湿重加桑白皮、葶苈子、槟榔、木瓜。每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观察3个疗程。  此次治疗按照患者的具体病情展开,在严密监测、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治疗期间观察两组血压、心律、心脏杂音、脉搏、体重、尿量变化,定期做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做12导联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IEF)、BNP并评价心功能分级。  1.4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心衰的疗效评定标准。显效

6、:心功能进步2级以上,但未达到Ⅰ级心功能,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有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进步1级,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或死亡。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A优于对照

7、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BNP和LVEF参数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BNP和LVEF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药物治疗毒副反应对照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两组均无其他毒性反应出现,治疗后血常规、电解质、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异常改变。  

8、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隶属祖国医学心痹、惊悸、怔忡、喘证、痰饮等病证范畴,系心脏疾患长久不愈,反复发作,迁延而成。发病初期多为心气虚,逐渐发展为心肾阳虚,故而血脉不畅,气不化,水难行,水湿滞留,日久化瘀生痰,致喘咳、水肿、心悸[1]。中医认为心衰是建立在心气虚基础上的虚、瘀、饮病理改变,并累及肺、脾、肝、肾乃至全身。本病本虚标实,以心气虚为本,血瘀水肿为标。遵循传统标本兼治的原则,心衰的治疗应当以益气温阳治其本,行气利水、活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