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ID:25934956

大小:79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3

上传者:U-13049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1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2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3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4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必修三专题三使用时间:2018年月日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一条主线”: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2、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器物阶段: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地主阶级洋务派,后者主张中体西用。这一时期还有农民阶级洪仁玕提出的方案《资政新篇》,带有资本主义色彩(2)第二阶段:制度阶段: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制,开展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民主共和制,开展辛亥革命。(3)第三阶段:思想文化阶段:资产阶级激进派,宣传民主、科学,开始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3、学习西方的特征:(1)学习西方与紧密结合。(2)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到“”到“”的渐进过程。(3)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考试说明: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一、地主阶级学习西方“器物”(抵抗派、洋务派)(一)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1、背景:中国:⑴政治: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危机和统治危机日益加深。⑵思想:受思潮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时局,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世界: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代议制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开展)2、概况:⑴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人,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期间,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为当时的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志,后来魏源受好友林则徐嘱托在此基础上编写出《海国图志》)⑵魏源:代表作《》①性质: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著作。7 必修三专题三使用时间:2018年月日②思想:“”。主张学习,以抵御外侮。3、特点:只学习西方,而不变革。4、影响:林则徐、魏源等人属于地主阶级革新派,其思想一方面带有“向西方学习”的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封建纲常的色彩。这就是那个时代新思想的特点。(1)积极:“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2)局限:①只学西方,且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②这个阶段没有付诸实践。(将学习西方付诸实践的是,洋务派开展的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二)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形势。2、时间:19c60s—19c90s3、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奕等4、指导思想:“,”含义:“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清王朝。军事——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5、实践:⑴创办近代企业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民用——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⑵建立近代海军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⑶培养近代人才6、实质:在不触动的前提下,学习,巩固的目的。7、结果:1895年,失败而告结束。8、评价:(1)局限: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之争,仍局限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没有涉及西方政治制度。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中体西用”的思想行不通。这是洋务派的地主阶级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2)积极: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7 必修三专题三使用时间:2018年月日一方面进一步冲破“华夷之辩”的保守思想认识到了学习西方的必要性,改变了天朝上国自居的蒙昧。为西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的解放。二、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维新派、革命派)(一)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制度1、背景:(一个危机三个基础)⑴政治: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⑵经济、阶级:19世纪末,初步发展,力量不断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⑶思想:思想为康梁维新思想产生发展奠定基础。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冯桂芬基本主张:政: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经:发展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产生原因:①看到运动的不足、②的产生、③西方思想的传入不足与影响:2、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主张:代表地位主要思想康有为维新变法第一人①1898年《》,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变法理论——思想特点(或:把西方学说同传统的思想相结合)②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符合历史潮流。梁启超维新思想主要宣传者①担任《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②文章立论新颖,有很强的鼓动性和感染力。严复维新理论宣传上贡献最大①翻译:《》(作者赫胥黎)。a、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则支配b、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化论观点②意义:他的进化论观点增强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共同主张:。3、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7 必修三专题三使用时间:2018年月日(1)维新变法性质:运动。(2)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①维新思想是爱国的: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存,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②维新思想是进步的:维新派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③维新思想具有启蒙作用(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A、维新派宣传西学(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猛烈冲击了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同时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热情;B、维新派对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二)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1、主要背景:(1)政治:1901年《》签订,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华工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1)方案提出:1894年兴中会明确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2)正式确立:1905年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并在《民报》发刊词中阐释为“”。3、实践活动:。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内容: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4、民主共和国方案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探究:1、维新派与抵抗派的思想有何异同?抵抗派维新派不同代表人物林、魏康、梁学西方目的维护清朝统治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学西方内容器物制度性质地主阶级自救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相同挽救民族危亡2、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相同:主要目的相同:①走资本主义道路;②改变封建专制制度;③挽救民族危机。不同:两者的方式和政体目标不同:①维新派主张在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实行君主立宪制。7 必修三专题三使用时间:2018年月日②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实行民主共和国。第二课新文化运动考试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一、背景1、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建立起的专制黑暗统治。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发展(根本原因),民主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3、思想文化: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条件——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二、兴起:1、兴起标志:年陈独秀在创办《》(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2、代表人物:陈独秀、、、等。(阶级属性:前期是;后、等人转变马克思主义者)3、运动中心:(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于此)蔡元培的学术方针“”其实质是让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4、指导思想:。(前期)三、内容(1)基本内容——三提倡与三反对A.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味、迷信。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指导思想、口号、主要内容。——陈独秀指出民主是“德先生”;科学是“赛先生”,这两者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口号:打到孔家店旧道德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传统道德;新道德是以民主平等个性解放为核心的资产阶级道德。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口号: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用取代替。b.陈独秀:发表《》,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c.鲁迅:《狂人日记》《孔已己》把文学的反封建内容和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成为新文学的典范。7 必修三专题三使用时间:2018年月日(2)新内容——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发表一系列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四、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一)性质:一场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二)影响第一:积极:1、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1)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动摇了封建思想的地位(最主要功绩);(2)为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最深远影响);2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推动了运动的发生。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和文艺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第二:局限:1、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带有一定的偏激性;2、没有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影响局限在知识分子阶层。第三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考试说明: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正式传入——十月革命(二)广泛传播(     运动前后)1、主要原因:①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政治:A、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B、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大大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代表人物:十月革命后:歌颂十月革命:《  》《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5月《    》(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7 必修三专题三使用时间:2018年月日3、传播方式(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积极宣传,如:李大钊的活动(2)创建刊物:1920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公开刊物。(3)组织学会(即中共早期组织的前身):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1)改变了的方向和性质,新文化运动阵营分裂。(最直接)(2)为中共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最深远)★为什么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来救中国?1、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3、通过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鲜明对比,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的良方。单元小结:1.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无产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制度器物2、学习西方的特征:(1)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2)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3)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3、近代史上资产阶级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20世纪初,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1915—1919,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7 必修三专题三使用时间:2018年月日7 必修三专题三使用时间:2018年月日【巩固练习】顺乎世界之潮流一、选择题1.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在改版时都改作“洋”了。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2.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3.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说明()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4.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5.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6.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7.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B.改良维新C.暴力革命D.君主专制8、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C.将西方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化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9、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3 必修三专题三使用时间:2018年月日10、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B.科学C.西学D.民权11.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12.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二、材料题材料一:清末大学士徐桐的家隔壁便是英国使馆,同僚问他有何感受,他气愤地说:“望洋兴叹,以鬼为邻。”材料二:林则徐亲自主持,组织翻译班子,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一种“参考消息”;为了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思考:材料一、二对西方态度有何不同?导致材料一态度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三:“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时诸侯皆祭天地,孔子定为天子祭天地”---康有为思考:康有为思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巩固练习】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2.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A.变法B.革命C.民主D.科学3.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请问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时期()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4.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5.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树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3 必修三专题三使用时间:2018年月日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B.抨击封建思想,学习西方探寻强国之路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6.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治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7.有一位民国时期的诗人(1896—1931)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B.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C.辛亥革命对新青年的影响深远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片面性8.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此话反映李大钊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是A.各有特色B.扬中抑西C.扬西抑中D.无法相通二、材料题材料一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材料三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之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材料四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孝”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引自课本思考:①上述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哪项内容?②为什么说“信仰共和,必排孔教”?③新文化运动批判尊孔复古思潮的实质是什么?【巩固练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选择题1.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A.马克思主义B.自由恋爱观C.实业救国论D.民主和科学思想2.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了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是()A.民主与科学思想B.反对儒家传统道德C.问题与主义之争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陈先初先生在《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中提到“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这里“新的转变”指()A.实践英国自由主义民主B.效仿法国激进主义民主C.实行德国保守主义民主D.追求俄国苏维埃式民主4.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②“3 必修三专题三使用时间:2018年月日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5.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展资本主义B.救亡图存C.反对专制统治D.反抗外来侵略二、材料题1、社会的进步往往以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进步为其先导。观察下图图一魏源和《海国图志》图二严复和《天演论》图三孙中山及同盟会纲领图四陈独秀和《新青年》图五李大钊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请回答:1.上述五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8分)在思想解放方面各起了怎样的作用?(10分)2.根据图二和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图二人物和图三人物在实施资本主义方案的方式、政体的不同点,(8分)并指出两者分别借鉴了哪些国家的近代化模式?(2分)。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根据上述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它们体现出怎样的特点?(2分)4.五组图片体现的共同历史主题是什么?从图五看,近代中国对这一历史主题在思想领域的探索结果如何?(4分)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