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907644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3
《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王波(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遵义563002)摘要:文章针对遵义师范学院近年来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方面的发展,结合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发展现状,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改革发展方案,以使体育课程教学适应遵义师范学院向应用技术型教育发展的转换。关键词:体育课程教学遵义师范学院发展现状应用型改革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1004—5643(2015)06—0020—03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教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3-46。简介:王波(1973~),女,副
2、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理论改革与实践。1前言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从2003年开展实施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在课程的性质、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及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质的飞跃,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在新的发展时期展示了更多的人文关系,这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但随着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转换,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已迎接新的挑战和改革发展机遇。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在近十年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出了“以生为本”的体育课程教学发展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由于学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3、,体育场馆及运动设施的滞后,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良莠不齐,体育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发展的需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如何加强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满足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今后课程教学探索发展的课题。2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2.1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正在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本,实施个性化教学发展,体育教学中更多的突出学生情感意识、意志能力的培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大学体育教育在强调“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同时,注重
4、对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运动项目,但由于改革力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学生缺乏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上课教师的权利。部分教师的思想教育观念,过于满足现有的教学程序,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没有更好地结合现代体育前沿知识,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体育能力多元发展,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力度不够。2.2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有待完善遵义师范学院通过10余年的本科课程建设与发展,提出了“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的办学发展模式。从2006年开始,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探索,在研究、论证、实践的反复过程中,建立了“以生为本”的体育课程教学发展模式,实
5、行大学一年级开展普修体育课教学、大学二年级开展体育选项课程教学、大学三年级开展以修学分为主的体育选修课教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发展模式。但由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建设的需要,现有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应用技术型教育发展的需要。2.3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缺乏超前意识在建设“以生为本”的体育课程教学发展模式中,遵义师范学院已经形成了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相关课程内容。在大学一年级,开展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有田径、24式太极拳、初级长拳第三路、队列队形等方面的内容;在大学二年级,主要进行体育选项课程的教学,由最初的篮球、排
6、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几个选项项目,经过不断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已经开设的选项课程有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健身气功、体育舞蹈、健美操、田径等多个体育项目;在大学三年级开设修学分的体育选修课,开设项目有篮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等项目。在课程教学中,在改变传统教材内容的同时,构建了适合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教材内容,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如太极拳、健身气功、体育舞蹈、健美操等。但从全国其他学校体育教育开展情况来看,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对现代体育课程领域的新项目开设不够,还需加强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充实。2.4体育教学组织方法与手段多元
7、化不够遵义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在注重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中,提出了体育教师应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进行了体育课程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培养好的体育教师和教学能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实践模式,但由于新知识的不断充实,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禁锢,对新知识把握不够,缺乏新的教学体验,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教师在引进新知识点的同时,应加强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融入性改变,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在知识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更有助于学生应用性技术能力充实与培养。如在健美操的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在原有步法不变的情况下,自己创编手上的动作,这样既发挥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