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先》政治哲学探析

《恆先》政治哲学探析

ID:25893768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3

《恆先》政治哲学探析_第1页
《恆先》政治哲学探析_第2页
《恆先》政治哲学探析_第3页
《恆先》政治哲学探析_第4页
《恆先》政治哲学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恆先》政治哲学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恆先》政治哲学探析内容提要:上海博物馆藏楚竹简《恆先》研究,气是自生,恆莫生气是一个难点,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笔者以爲,不能祇在宇宙生成论中考察自生的问题,必须着眼《恆先》整体文意。《恆先》自生之谜,重点不在于如何自生,而在于爲何自生。通过与大量文献例証的反復比较,笔者提出:恆莫生气可以这样理解,由气形成的万物并非恆故意地、有目的地、有意识地生成出来的。自生必须与道家自化、自然等概念结合起来研究,《恆先》上篇论述宇宙生成论中的自生,目的是爲了导出下篇自爲之政治哲学的合理性。上海博物馆藏楚竹简《恆先》虽然简文完整,但意义古奥,许多地方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气是自生就是其中的

2、一个难点。与气是自生相前后的简文如下:恆先无有,朴、静、虚。朴,大朴。静,大静。虚,大虚。自厌不自忍,或作。有或焉有气,有气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者。未有天地,未有作、行、出、生。虚静爲一,若寂寂梦梦,静同而未或明,未或滋生。气是自生,恆莫生气,气是自生自作。恆气之生,不独有与也。或,恆焉。生或者同焉。[i]气是自生的难解之处在于,如果把《恆先》前半部分看作是一部生成论,勿庸置疑,道(体现爲恆先无有)处于生成系列中本源的、顶点的位置,在此之后出现了或和气,或和气是有生成时两大不可缺少的要素。有出现之后,才形成了时间上的开始和往復。至此爲止的简文似乎并不难理解,然而,后

3、面却话锋一转,説气是自生、恆莫生气,就是説非常明确地切断了恆与气之间的生成关係,而且似乎嫌强调的还不够,又郑重其事地説了一遍气是自生自作。不光气是如此,生或者同焉,就是説或和气一样非恆所生,是自生自作的。[ii]爲什么要创作这样一种看似不合常理的生成理论,实在令人费解。一对于气是自生,整理者李零先生仅作了一个简略的説明,此句的意思是説道并不直接生气,对气是自生自作未予説明。至今爲止,关于《恆先》的释文及研究论文,对气是自生或避而不谈,或语焉不详。也有一些学者意识到气是自生是《恆先》中不能不解决的重要问题,并试图作出解释。例如呉根友先生在《上博楚简〈恆先〉篇哲学思想探析》一文中

4、指出:非常令人奇怪的是:《恆先》篇一方面在生成的过程中描述了气是由或産生的,另一方面又説气是自生,恆(先)莫生气,气是自作自生。这种前后矛盾的説法,反映了什么样的一种思想呢?对此,我们可以作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所説的恆莫生气,其意思是説恆先并不直接産生气。第二种理解是:虽然説是或産生气,但对于气又如何産生天地万物的过程并不了解。因爲这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实证性的科学问题,无法回答,只好归自于气自生自作。由第二种理解来看,的哲学宇宙论与其科学的宇宙演化过程思想似乎处于一种脱节状态。当然,也可能是因爲我们对出土文献的整理还有问题,或者是因爲有错简、漏简,对其铺垫性説法不了解,造

5、成了相互矛盾的説法。[iii]呉根友先生的第一种解释,并没有説明恆先爲什么不能生气。第二种解释则将简文的难解归结爲竹简的宇宙论知识有局限,所以气是自生自作是无可奈何的説法,或者《恆先》本身有错简、漏简,总之,自生説在《恆先》中不具备存在的合理性。刘贻羣先生《试论〈恆先〉的自生》一文,专门着眼于自生的问题加以讨论,他认爲与《太一生水》一样,《恆先》也是难得的大谈宇宙生成论的专文,他将《恆先》所体现的生成法分爲五类,即自生、復、生、焉有、出于。不仅气是自生,其他一切物事,在它看来,也都是自生,因而有所谓生或者同焉(或生或),异生异,鬼生鬼,韦生韦,悲生悲,哀生哀的説法。虽然我们现

6、在还説不清楚异生异,鬼生鬼是什么意思,但我们可以肯定,它们都暗含着同一个意思:自生。像这样不停地自生下去,其结果便出来了復的现象,即好像是生而又生,不停地生开去,其实却是回到了自己,是简单重復。[v]刘贻羣先生的观点中値得注意的是,他不仅认爲气是自生,而且一切物事也都是自生,就是説,他的着重点不光在恆先与气的关係,也在于一切物事,这一点具有啓发性,但他错误地理解自生爲自己生自己,同时不能説明《恆先》爲何要强调一切物事都是自生,因爲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以上诸位学者的论文还有一个共同的不足点,即推测的成分居多,很少援引文献中之用例加以对照印证,使得其观点缺乏説服力。[vi]李鋭先生

7、的论文《气是自生:〈恆先〉独特的宇宙论》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陥。李鋭先生指出气是自生反映出《恆先》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宇宙生成论,它与突出有生于无的宇宙生成论相近而不同,与突出生成秩序的数术生成论相近而不同,与将上述两者结合起来的混合型生成论也相近而不同,它特别强调气是自生,即万有不是来自无。这种自生型宇宙论一直要到魏晋玄学才能找到知音,裴頠在《崇有论》中,向秀、郭象在《庄子》注中,将有自生的思路发展到了极致。有学者认爲郭象的自生独化论有可能受到般若经的影响,现在看来,郭象也有可能不依頼般若学而发展出这一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