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从的生到自为――《恒先》政治哲学探析政治哲学论文精选

2016从的生到自为――《恒先》政治哲学探析政治哲学论文精选

ID:33303179

大小:8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23

2016从的生到自为――《恒先》政治哲学探析政治哲学论文精选_第1页
2016从的生到自为――《恒先》政治哲学探析政治哲学论文精选_第2页
2016从的生到自为――《恒先》政治哲学探析政治哲学论文精选_第3页
2016从的生到自为――《恒先》政治哲学探析政治哲学论文精选_第4页
2016从的生到自为――《恒先》政治哲学探析政治哲学论文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从的生到自为――《恒先》政治哲学探析政治哲学论文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政治哲学论文-从“自生”到“自为”――《恒先》政治哲学探析内容提要:上海博物馆藏楚竹简《恒先》研究,“气是自生,恒莫生气”是一个难点,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笔者以为,不能祇在宇宙生成论中考察“自生”的问题,必须着眼《恒先》整体文意。《恒先》“自生”之谜,重点不在于如何“自生”,而在于为何“自生”。通过与大量文献例证的反复比较,笔者提出:“恒莫生气”可以这样理解,由“气”形成的万物并非“恒”故意地、有目的地、有意识地生成出来的。“自生”必须与道家“自化”、“自然”等概念结合起来研究,《恒先》上篇论述宇宙生成论中的“自生”,目的是为了

2、导出下篇“自为”之政治哲学的合理性。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简《恒先》虽然简文完整,但意义古奥,许多地方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气是自生”就是其中的一个难点。与“气是自生”相前后的简文如下:恒先无有,朴、静、虚。朴,大朴。静,大静。虚,大虚。自厌不自忍,或作。有或焉有气,有气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者。未有天地,未有作、行、出、生。虚静为一,若寂寂梦梦,静同而未或明,未或滋生。气是自生,恒莫生气,气是自生自作。恒气之生,不独有与也。或,恒焉。生或者同焉。[i]  “气是自生”的难解之处在于,如果把《恒先》前半部分看作是一部生成论,勿

3、庸置疑,“道”(体现为“恒先无有”)处于生成系列中本源的、顶点的位置,在此之后出现了“或”和“气”,“或”和“气”是“有”生成时两大不可缺少的要素。“有”出现之后,才形成了时间上的开始和往复。至此为止的简文似乎并不难理解,然而,后面却话锋一转,说“气是自生”、“恒莫生气”,就是说作者非常明确地切断了“恒”与“气”之间的生成关系,而且作者似乎嫌强调的还不够,又郑重其事地说了一遍“气是自生自作”。不光“气”是如此,“生或者同焉”,就是说“或”和“气”一样非“恒”所生,是“自生自作”的。[ii]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种看似不合常理的生成理

4、论,实在令人费解。一  對於“氣是自生”,整理者李零先生僅作了一個簡略的説明,“此句的意思是説道並不直接生氣”,對“氣是自生自作”未予説明。至今爲止,關於《恆先》的釋文及研究論文,對“氣是自生”或避而不談,或語焉不詳。也有一些學者意識到“氣是自生”是《恆先》中不能不解決的重要問題,並試圖作出解釋。例如呉根友先生在《上博楚簡〈恆先〉篇哲學思想探析》一文中指出: 非常令人奇怪的是:《恆先》篇作者一方面在生成的過程中描述了“氣”是由“或”産生的,另一方面又説“氣是自生,恆(先)莫生氣,氣是自作自生。”這種前后矛盾的説法,反映了作者什麼樣的

5、一種思想呢?對此,我們可以作兩種理解:第一種理解是,作者所説的“恆莫生氣”,其意思是説“恆先”並不直接産生氣。第二種理解是:作者雖然説是“或”産生“氣”,但對於“氣”又如何産生“天地萬物”的過程並不了解。因爲這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實證性的科學問題,作者無法回答,只好歸自于“氣”自生自作。由第二种理解来看,作者的哲学宇宙论与其科学的宇宙演化过程思想似乎处于一种脱节状态。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出土文献的整理还有问题,或者是因为有错简、漏简,对其铺垫性说法不了解,造成了相互矛盾的说法。[iii]  呉根友先生的第一种解释,并没有说明“恒先

6、”为什么不能生“气”。第二种解释则将简文的难解归结为竹简作者的宇宙论知识有局限,所以“气是自生自作”是无可奈何的说法,或者《恆先》本身有錯簡、漏簡,總之,“自生”説在《恆先》中不具備存在的合理性。  郭齊勇先生《〈恆先〉――道法家形名思想的佚篇》認爲“氣是自己生成、自己運動,是本篇最重要的思想。”他把“或”釋爲“域”,認爲“恆先、恆、道、域、恆氣、氣,基本上是等質等値的概念”,“恆、恆先(圓滿自足,寂然不動)”是“道之體”、“道之靜”,“域、恆氣、元氣(自生自動,感而遂通)”是“道之運”、“道之動”。因此,“或(域)”和“氣”是“道

7、的別名”,是“恆常恆在的,亦可稱爲恆”,祇不過體現出“道”的不同功能、不同側面而已,正因爲“或(域)”和“氣”都是“道”,那麼它們就“都是自生的,不是他者使生的”、“故不能説是道、恆産生、化生出域、元氣。”既然“或(域)”和“氣”都是“道”,“道”生“氣”就屬於“自生”,而非他生。[iv]“道之体”、“道之静”、“道之运”、“道之动”之解释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仍不能充分说明《恒先》作者爲何要反復強調“氣”之“自生”和“自生自作”。而且,“或(域)”和“气”果然就是“道的别名”吗,这些都有待更有力的说明。  刘贻羣先生《试论〈恒先〉的“

8、自生”》一文,专门着眼于“自生”的问题加以讨论,他认为“与《太一生水》一样,《恒先》也是难得的大谈宇宙生成论的专文”,他将《恒先》所体现的生成法分为五类,即“自生”、“复”、“生”、“焉有”、“出于”。“不仅气是自生,其它一切物事,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