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及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抑菌活性

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及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抑菌活性

ID:25877540

大小:25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3

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及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抑菌活性_第1页
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及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抑菌活性_第2页
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及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抑菌活性_第3页
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及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抑菌活性_第4页
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及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抑菌活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及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抑菌活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及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抑菌活性2.1主要仪器和试剂2.1.1主要仪器在实验过程中所使用涉及到的主要仪器及其型号、规格和生产厂家见表2-12.1.1试剂在实验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试剂、规格及生产厂家见表2-22.2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及配合物的合成2.2.1配体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HL1)的合成a.合成路线如下图:b.苯甲酸乙酯的合成在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苯甲酸18.3g(0.15mol),以100mL无水乙醇作为溶剂,搅拌升温至90℃,用恒压漏斗缓慢滴加浓硫酸10mL,恒温回流搅拌7h,使用TLC监测。反应完成后,减压蒸出多余的乙醇,使用饱和Na2

2、CO3溶液将剩余溶液pH中和到7.0,使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无水MgSO4进行干燥,然后减压条件下蒸出乙酸乙酯,得到浅黄色油状液体。蒸馏,收集210℃-215℃的馏分,得无色苯甲酸乙酯16.28g,产率为73.6%。c.苯甲酰肼的合成苯甲酰肼的合成参考文献[61-62]称取苯甲酸乙酯15.0g(0.1mol)和8.13g(0.13mol)80%水合肼,以30mL无水乙醇作为溶剂,回流,TLC监测,反应完成后在减压条件下旋蒸出过量的水合肼和大部分乙醇溶剂,冷冻静置,出现白色沉淀,抽滤,将抽滤得到的固体使用无水乙醇重结晶,真空干燥得到白色针状苯甲酰肼固体10.35g,产率为76

3、.5%。c.配体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HL1)的合成配体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HL1)的合成参照文献[63]在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苯甲酰肼4.08g(0.03mol)与亚苄基丙酮4.83g(0.033mol),以无水乙醇做溶剂,90℃下回流,反应过程中,使用TLC监测。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冷冻静置,有浅黄色沉淀析出,抽滤,将抽滤得到的固体使用无水乙醇重结晶,真空干燥得到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6.56g,产率为82.6%。配体HL1的质谱图如图2-1所示,采用ESI源,产生(M+H)+准分子离子峰,极少的碎片,灵敏度较高。对于质谱图2-1中出现的基峰都是(M+H)+准分子

4、离子峰,M+1=265,故M=264。配体HL1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2-2所示。在氘代DMSO中,测定了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的1H-NMR。对于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HL1)氢的化学位移δ:2.22(s,3H,-CH3),6.99(d,1H,Ar-C=CH),7.17(d,1H,Ar-CH=),7.29~7.44(m,3H,Ar-H),7.48~7.72(m,5H,Ar-H),7.87(d,2H,Ar-H),10.62(s,1H,-NH-)。结合图2-1,可以判断所得产物为目标产物。2.2.2配合物Zn(L1Py)2、Co(L1Py)2、Ni(L1Py)2的合成及晶体的培养将

5、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在无水乙醇中配成饱和溶液,取40mL加入一滴饱和Zn(NO3)2金属盐溶液。搅拌10min后,滴加吡啶(Py)数滴至颜色不在迅速变化为止,继续搅拌1h,过滤,将滤液装入小试管中,用保鲜膜封口并扎若干小孔,室温下静置,10天左右,得到适合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的Zn(L1Py)2的黄色块状晶体。按照上述培养配合物Zn(L1Py)2晶体相类似的方法,将金属盐溶液换成Co(NO3)2溶液,使用无水乙醇作为溶液,室温静置15天左右,得到可用于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的配合物Co(L1Py)2的橙红色块状晶体。按照上述培养配合物Zn(L1Py)2晶体相类似的方法,使

6、用无水甲醇作为溶液,将金属盐溶液换成Ni(NO3)2溶液,室温静置12天左右,得到可用于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的配合物Ni(L1Py)2的浅黄色块状晶体。2.2.3配合物Co(L1)2(H2O)2、Ni(L1)2(H2O)2的合成及晶体的培养将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在无水乙醇中配成饱和溶液,取40mL加入一滴饱和Co(NO3)2金属盐溶液。搅拌10min后,滴加吡啶(Py)数滴至颜色不在迅速变化为止,继续搅拌1h,过滤,将滤液装入小试管中,用保鲜膜封口并扎若干小孔,室温下静置,11天左右,得到可用于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的配合物Co(L1)2(H2O)2的透明块状晶体。按照上述培养

7、配合物Co(L1)2(H2O)2晶体相类似的方法,将金属盐换成Ni(NO3)2·6H2O,室温静置约15天得到可用于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的配合物Ni(L1)2(H2O)2的橙红色块状晶体。2.2.4配合物[Cu(L1)2]2的合成及晶体的培养将0.53g(2mmol)亚苄基丙酮苯甲酰腙和0.156g(1mmol)4,4-联吡啶溶解在15mL无水乙醇中,在搅拌状态下缓慢滴加15mL含有0.0.176g(1mmol)CuCl2·2H2O的乙醇溶液。搅拌1h,过滤,将滤液装入小试管中,用保鲜膜封口并扎若干小孔,室温下静置,16天左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