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做中国艺术电影的推手?

谁来做中国艺术电影的推手?

ID:25857200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谁来做中国艺术电影的推手?_第1页
谁来做中国艺术电影的推手?_第2页
谁来做中国艺术电影的推手?_第3页
谁来做中国艺术电影的推手?_第4页
谁来做中国艺术电影的推手?_第5页
资源描述:

《谁来做中国艺术电影的推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谁来做中国艺术电影的推手?谁来做中国艺术电影的推手? 第48届台湾金马奖颁奖礼上,刘德华凭借《桃姐》一片再度捧得影帝头衔。在领奖台上,他半开玩笑地说:我是花钱给自己买影帝!没错,这部电影,他既是主演,又是投资人,台前幕后若不是他的鼎力支持和积极运作,这部带着浓重文艺气质的电影恐怕难以轻易出炉。电影不是想拍就能拍,它既是一种艺术创作,也是一项风险很高的商业行为。艺术电影更是一向被认为偏离大众口味、没有观众缘,令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在这种情况下,谁来为艺术买单?谁敢做中国艺术电影的幕后推手?  吴性栽与费穆  常言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早期中国电影界,就有这样

2、一位情调高尚、眼光独到的伯.L.乐,他的名字叫做吴性栽。他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人,从上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他先后投资过十几个电影公司,催生多部电影精品,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著名导演费穆就和他有过多次合作,没有他,就没有不朽的名作《小城之春》(1948)。  早在30年代,吴性栽就是上海商界的一位实力派人物。他主要经营的是进口德国颜料及爱克发电影底片、电影器材,当时来说是近乎垄断性质的大生意。另外,他还经营剧场事业,从事中国民族电影业的垦拓。他本人的文化素质非常好,热爱戏曲,尤其是京剧,他从事电影事业也是出于对话剧和电影的喜爱。他用做生意得来的钱投资电影,很多时候不为

3、赢利,只为满足自己的热爱以及广交艺术界的朋友。  吴性栽非常欣赏费穆导演的电影才华。1946年,他独资创建了文华影片公司,坚持严肃认真、注重影片艺术质量的制片方针对在这样的方针下,费穆才能在《小城之春》中实践自己的艺术理想。《小城之春》原来是一个不被看好的项目,文华公司在拍摄另一部影片《好夫妻》的当口,因为租下片场支出巨大,所以想开拍另一部戏来减轻成本。所有人对这桩救急补漏的活不感兴趣,只有费穆当仁不让,一是为老板解燃眉之急,二是相中这个剧本。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结果《好夫妻》早已被人淡忘,《小城之春》直至今日光芒四射。  吴性栽和电影、戏剧,京剧界的人都交情深厚,其中包括吴祖

4、光、曹禺、周信芳、梅兰芳等。梅兰芳在年轻时也是个影迷,他和京剧迷吴老板一拍即合,遂决定合作拍摄关于京剧的电影,导演还是精通京剧、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费穆。这就有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生死恨》(1948)。除了重义轻利、注重艺术品质,吴老板还有一个特点是不好名。他一生主持和策划下拍出的众多电影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永远隐居幕后。这样的老板,如今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了。  沙荣峰与胡金铨  被称作新派武侠电影大师的胡金铨是位追求电影艺术品质、推崇完美主义的导演。他讲究慢工出细活,三天拍一个镜头是常有的事情。在香港邵氏公司当导演的时候,他一直郁郁不得志,不容于纯商业化操作的制片厂制度。后来跳

5、槽到台湾,加入沙荣峰老板主持的联邦电影公司拍片。  《侠女》(1971)是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品。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光是片中将军府、城楼和街道等的布景搭建,就费时一年半,比真的建筑还考究。尤其为了突出影片的古意,胡金铨要求对将军府的门窗、梁柱进行做旧处理,先是利用喷枪喷火,将木料先行烧焦,再用砂子慢慢磨平。经过多次反复工作,花了四个月,终于使它看起来如同几百年前的建筑。  另外,为了突出将军府鬼魅恐怖的气氛,四周必须杂草丛生,工作人员把附近的芦花拔下插在杂草丛中,但拍摄夜景时由于十二万瓦的灯光照射,加之天气炎热,芦花第二天就枯萎了。这样一再的补充换新,片场附近几乎所有的芦花都被拔光了。在导

6、演要求下,只能重新种植芦花,从种植到开花,一等又是几个月。  《侠女》的拍摄进度缓慢,制片预算一再追加,工作进度也没有具体规划。沙老板着急监工,胡导演却不改工作作风。影片1967年着手拍摄,1969年才完成上集:上集上映两年后,胡金铨才于1971年底交出下集,前后拍了五个年头。上映后,联邦公司赔了几千成元,但是影片却不愧为一个艺术精品,并成为第一部在戛纳电影节获奖的华语影片。晚年的沙荣峰在回忆录里写道:做人要把格局放大,眼光放远,在世界影史为中国人争光,永远留名,非几千万能买得到。不仅如此,《侠女》还培养出《霸王别姬》的制片人徐枫,影响了李安《卧虎藏龙》的创作,念及此,沙老板的心境也旷达了

7、。  邓光荣与王家卫  在各种香港电影甚至整个华语电影百年百部佳片的评选中,王家卫导演的《阿飞正传》(1990)经常位列前三。孰不知,这部不朽杰作当年差点气死了它的制片人邓光荣。从多个方面的作派来说,王导就是当代的胡金铨。  《阿飞正传》之前,王家卫走的还是寻常路子。他的导演处女作《旺角卡门》(1988)使用刘德华、张学友、张曼玉等明星,戏剧化高潮迭起,摄影风格虽有青年人的创新色彩,但总的来说还是一部符合当时热潮的英雄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