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推手》的文化差异解读教程文件.doc

电影《推手》的文化差异解读教程文件.doc

ID:57159749

大小:1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04

电影《推手》的文化差异解读教程文件.doc_第1页
电影《推手》的文化差异解读教程文件.doc_第2页
电影《推手》的文化差异解读教程文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电影《推手》的文化差异解读教程文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影《推手》的文化差异解读精品文档电影《推手》的文化差异解读 作者:高菲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06期        摘要:李安的电影之所以能成为开放性全球背景下中西文化研究的成功范例,是因为中西文化比较是李安电影主题的根本所在。文章以电影《推手》为例,围绕影片当中的矛盾冲突分析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引发人们进行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推手;中西文化;差异        作者简介:高菲,女,单位: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中图分类号]:J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2、2-2139(2015)-06--01        一、电影《推手》简介        《推手》与《喜宴》、《饮食男女》并称为导演李安的“父亲三部曲”,都是以家庭为切入点,描写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推手》是李安执导的第一部作品,它讲述了发生在纽约一家中国人的代沟和文化差异的故事。不管是基于中西文化的研究,还是电影社会化价值的展现,《推手》都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范例。导演李安作为影片的主导性人物,有着多重的文化教育背景,使得他在创作中总是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等角度产生更深的思考,从而完成对文化的进一步探索。    

3、    二、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以保守、中庸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文化和以自由、开放为标志的西方文化从李安的创作初就不断冲击着他的情感思维,东西方观念的矛盾与贯通演变成李安电影中最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推手》正是这一系列主题的重要一笔。在电影中,中西文化的差异贯穿始末,主要表现为:家庭观念、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        首先,在家庭观念方面,电影表现得尤为细致。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位,影片反复出现的“家”,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家庭概念,它已经符号化,具有

4、特殊的文化意义。李安电影的主题一贯以家庭伦理为主,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作为独立个体被反复强调。在影片的开场部分,李安巧妙运用场面调度来区分出两个空间,两种文化。朱老先生的房间与儿媳玛莎的房间没有门的隔离,两人之间少了形式上的隔断,却产生了心理上的界线。将近十五分钟的段落,几乎没有一句对白出现,很直观的传达给观众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代生活的两个人之间连空气都是凝结的。两人各自有自己的排遣方式、生活爱好、饮食习惯。本来应该有着密切家庭关系的两个人,因为语言不通以及生活方式的难以融合成为家庭的矛盾点。在中国人的传统

5、思想里,朱晓生将父亲从北京接到纽约来安度晚年是一种家庭的团圆,也是亲情的体现。但是在以瑪莎为代表的西方人的眼里,朱老先生的“临时加入”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平衡,她一直追求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这是西方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李安在展现家庭观念方面的冲突上,同时又暗示了纯粹封闭的文化空间是难以生存的,东西方文化必然要进行交汇,才能找到最佳的制衡点。《推手》针对家庭观念、伦理认同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其次,在教育子女方面,孩子一向是传统中国家庭血缘关系的重要联结,也是所有成年家庭成员的关注点。电影中杰米作为第三代家

6、庭成员,自然也是中西方教育观的冲突点。玛莎给杰米洗完澡,杰米裹着浴巾在家里跑,有着传宗接代思想的朱老先生高兴地抱起孙子说,传宗接代就靠你这小宝贝。玛莎难以理解朱老先生的行为,烦感的抱走了杰米。在朱老先生的眼中,杰米不仅仅是家族的延续,更是家庭血脉和文化的传承,在这方面中国人毫不避讳对男性关于生殖方面的重视。同样,当朱老先生作为一个父亲身份的时候,把朱晓生视为家庭的寄托于重心,在文革受到迫害的时候,他本能的选择保护自己的儿子,来延续家庭的血脉,而眼睁睁地看着妻子死于红卫兵的棍棒之下,导致了家庭的悲剧。然而在西方文化里,更加注重家庭

7、的平衡,夫妻两个人建立在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片中朱晓生和玛莎由于西方文化的熏陶,相处模式更加倾向于自由、平等的态度。        另一方面,在对于杰米的文化教育上,朱晓声夫妻和朱老先生也大相径庭。片中,杰米由于出生在美国,接受是全英语的文化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和父母也是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虽然进行了中文的补习,但是很难称得上了解和热爱中国文化。朱晓声在对儿子教育的时候,往往把中文学习当做一个附属,而把更加多的时间放在儿子西方文化的熏陶上,如一般在家基本上给杰米吃西餐、说英语,通过家庭生活潜移默化的教育,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名副其实

8、的美国人。但是,朱老先生在对孙子的语言教育上却站在了儿子的对立面,坚持不学英语,用中文和杰米交流,还努力将自己家乡的娃娃调教给杰米,希望孙子能延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再次,在赡养老人方面,在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中,“父亲”是一个难以替代的角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