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然/应然鸿沟:自然主义和效用主义

实然/应然鸿沟:自然主义和效用主义

ID:25837175

大小:6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3

实然/应然鸿沟:自然主义和效用主义_第1页
实然/应然鸿沟:自然主义和效用主义_第2页
实然/应然鸿沟:自然主义和效用主义_第3页
实然/应然鸿沟:自然主义和效用主义_第4页
实然/应然鸿沟:自然主义和效用主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然/应然鸿沟:自然主义和效用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实然/应然鸿沟:自然主义和效用主义一、引言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一个在伦理学中,尤其是在效用主义中,具有争议性的题目,即“实然/应然鸿沟”问题。对“实然”与“应然”间区别的重视是由大卫·休谟首先提出的。(注:DavidHume,ATreatiseofHumanNature,P.469.)有些伦理学理论主张道德有一个科学或经验的基础。即是说,伦理学理论可以用自然主义来加以证立。但是另外有些伦理学理论则反对这点,认为经验的事实“实然”与道德的正当“应然”之间有一鸿沟。因此称为“实然/应然鸿沟”。  这争议迄今尚未解决。近来有几篇论文讨论此一题目或与其有关。约翰·莱

2、谟士从进化论伦理学的观点研究此问题并予以详细讨论。他将进化论伦理学的方式分为三类。他写道:“在近来的  第二,生存、进步和繁荣这一般性目的意味着生命可以发展并可以达到各种不同水准或程度的品质。易言之,完成生命一般性目的之善可以量化测定并表示。大多数伦理学理论并不明白讨论此点,但是效用主义却以效用作为一普遍的量度而表达完成目的之程度。所以效用之概念,乃是从生命的一般性目的延伸至各种较低层次的所有行动之目的了。  于此可见决策理论的确既是描述性的又是规范性的,并且对非道德行动而言跨越了实然/应然鸿沟。事实上,肯定人类的各种目的乃是实然/应然鸿沟问题的关键点。这肯

3、定行动是一经验的事实,但是这肯定导致了指定为对的行动这个定义。  在采取非道德行动时人自然地求对自己的效用之最大化乃经济学家视为当然的事。例如阿门·爱尔钦写道:“习惯上我们假定个人在若干约束下寻求某些事物之最大化。应该计及的是,我们可以对人所努力实现的事物或情况设定数字。”(注:ArmenAlchain,"TheMeaningofUtilityMeasurement",PriceTheory,Penguin,1971,p.123-154.)萨谬尔·不列顿也写道:“于是个人的效用最大化赖定义而成为真实的。每个人试图将效用最大化;而他(她)所试图求其最大化的就只

4、有效用。”(注:SamuelBritton,"ChoiceandUtility",TheUtilitarianResponse:TheContemporaryViabilityofUtilitarianPoliticalPhilosophy,SagePablications,1990,p.74-97.)    四、非道德行动延伸至道德行动  在本节中我将讨论导向效用主义可以跨越实然/应然鸿沟的一连串推理之第二阶段,即从非道德行动向道德行动之延伸。如前所指出,道德行动乃影响别人或社会的利益或效用之行动。当一当事者处于这样一种情景中时,即他(她)的意图的行动将会

5、影响到别人或社会的效用时,他(她)必须考虑道德。即,既然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道德对他的行动施以若干社会约束。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有社会呢?因为有一个社会比没有社会好。当人类进化而人口增长时,个别的人自然结合成社会。作为社会成员而生活有其益处也有其害处。益处往往远超出害处,否则人类也不会选择组成一个社会了。  在社会中总是有分工,而人们必须合作。一个社会成员能够也必须选择一特定的角色,即是选择一职业或专业。于是发生了人生计划的概念。每一社会成员藉追求对他(她)自己最大效用而使其人生计划最佳化。  在实现其人生计划时,每一成员必须采取行动。一个道德行动产生对别人

6、或社会的效用或负效用,并可能引起当事者与别人或社会间之利害冲突,或两个别人间或两个团体间之利害冲突。于是逐渐形成许多社会的规则,诸如法律、道德规则、风俗、传统、习惯、惯例等。道德规则为这些社会规则之主要部分。我们需要一套道德规则可在每一个道德情景中指示应该采取的对的行动。  一个有适当的规则之社会必较一个没有这些规则的社会为优,因为这些规则乃为社群的益处而刻意订制者,用效用主义的术语来说,一个有规则的社会较同一个没有规则的社会对每一社会成员,平均地或统计性地,具有较大的效用。  道德规则必须予以证立,而证立这些道德规则的任务就落在道德哲学或伦理学的身上。在效

7、用主义中,社群的善是用社会效用来表示。故问题化约为如何证立社会效用之最大化。基本上,主要理由是社会效用乃社会每一成员所享受者。或者说,平均或统计性地,社会效用愈大,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效用也愈大。即使一个使社会效用最大化的特殊行动有时或对采取行动的当事者并非有利,但所有这些使社会效用最大化的行动之总后果,平均或统计性地,仍旧使对每一个人的效用最大化。  一个好的道德规则有一正的社会效用并不意指这规则在每一道德情景中对每一个人都有利。例如“人不应该偷窃”这道德规则对于一个窃贼而言当然并非有利的。但是这规则,平均或统计性地,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  我用一个例

8、子来说明这一点。假定偷窃并不被认为不道德或非法,而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