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实然、应然、本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实然、应然、本然 实然、应然、本然 实然、应然、本然 实然、应然、本然 实然、应然、本然 实然、应然、本然 @王春梅李世平内容提要实然,应然和本然是我国哲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范畴,但学界并未对其内涵意义进行能得到普遍共识的分析和确定,以致在哲学对话中造成诸多理论的歧义和解释的困境.本文试图从形上层面,知识论层面和意义层面,对这三个范畴及其关系进行界定和梳理,在预定的语境中,以确定这些范畴的意义可能.关键词实然应然本然规定性超越性[中图分类号]B0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o447—662X(2007)03—0016一o4目前学术界对实然,应然与本然三个范畴的使用,歧义颇多.尤其是对本然这个概念缺乏必要的意义界定.大多数学者不是将本然实然化就是将本然应然化亦或根本缺失对本然的考察.同样,如果追述西方哲学的历史也不难发现,在对待实然,应然与本然三者的关系上大多数哲学家往往缺乏必要的和明晰的区分,虽然他们每个人在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几乎都涉及到了这三个不同的概念,但由于他们对这三个概念未能做出必要的梳理从而导致了对三者使用上的混淆,这种混淆又造成了许多理论的和现实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哲学家们建立的哲学体系存在内在矛盾和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倍感棘手的原因.再者,对于这三个不同概念的界定及其关系的梳理,也直接影响着我们如何有效地看待哲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影响着当下人在追问自己的生存方式并思考人生终极问题时的态度.在当下,如果不能对实然,应然与本然各自的概念进行有效的界定并对其之间的关系做出自觉明晰的分辨,这些问题也就无法得到合理的解答.因此,就有必要探索每一概念的意义指向和使用范围,对实然,应然与本然这三个不同概念及其关系进行界定和梳理.一,从形上角度认识实然,应然与本然从形上角度来看,实然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成分,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构成事物的质料的那个东西,实然只说明事物的事实性存在,并不说明事物是什么样的事实性存在.而应然则是规定事物是什么样的事物,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构成事物的形式的东西,它并不关心事物属于什么样的物质构成,而只关心某物是某物的质的规定性.就一木桌子而言,实然只说明桌子是由木头这一物质组成的而不关心木头这一物质组成的是桌子还是椅子,而应然却说明这一木桌子是桌子而不是它物,它并不关心这一木桌子到底是由木头组成还是由石头组成的.既然实然说明了事物的事实性存在而应然说明了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常识也许会告诉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存在来说这些似乎已经足够了,但正是这样的常识使我们无法进一步解答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何以能够相互转化的问题,换言之,我们指定此事物就是此事物也就割裂了此物与它物的联系,或者如张载所言:”徇生执有实然,应然,本然者物而不化”,① 这样,普遍联系的世界就变成了一个个的孤立事物,这恰是本然缺失的结果.我们知道,真实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也就是说事物有能够使自身与它物建立相互联系的特性,从而使世界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世界的普遍联系.事物的这一特性就是事物的本然.事物的本然具有超越性的品质,这种品质使事物超越自身达到与它物的沟通并建立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展现出世界的普遍性,正所谓”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②.这里的“散”就是万物超越自身而显现它的本体即太虚.太虚,事物之本然也,”本然者,本为本来,然谓如此.”③ 本然即是事物本来如此.所以,实然说明事物之事实状态,应然说明事物应当如此,实然和应然是事物的具体的显现,是本然之用;本然是事物的本体,是实然和应然之体.事物的本然是从事物的本体层面讲的,它着重说明事物是一个超越性的存在.如果说事物的实然和应然强调事物是此非彼的一面,那么本然则说明万物浑然一体.本然在强调事物是一个超越性存在的同时也说明事物是一个具体存在物的超越,这表明本然具有自身独特规定性的同时又与实然和应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正因为它们密不可分的联系才会导致本然实然化和本然应然化的混乱.要避免这些混乱就要有效地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具体讲,本然是实然之源和应然之归,实然之源是从实然的角度讲的超越性,应然之归是从应然的角度讲的超越性.正是”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张载在这里讲”太虚不能无气”,其实气亦不能无太虚,在他的思想里气和太虚指的都是本然,二者相即不离.当气聚为万物亦即太虚也聚为万物,气聚为具体的物质,而太虚也聚为具体的形态,当然,万物散为太虚亦即万物散为气.气是从实然之源的角度说的,而太虚则是从应然之归的角度讲的.这也正是张载思想的独特之处,即从气和太虚相即不离来言说本体.哲学家重在本体研究,因此从气和太虚相即不离来讲事物的本然,而我们重实用,将气和太虚聚成之万物分为实然和应然两方面.还是以木桌子为例来说明:宴然是指这一木桌子是由木头组成的,而实然之源则说明桌子是由物质性本源(气)化生的,木头和物质性本源的关系就是实然和实然之源的关系,前者是一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后者是物质形态的总体,后者是源前者是流,前者能够超越自身而达到后者.应然是指这一木桌子是桌子的质的规定性,而应然之归则是桌子形式的共通境域即桌子之理念,桌子理念包含所有的桌子形式以及所有的桌子形式共同趋向最美之桌子形式,桌子理念还需层层超越最终达到柏拉图所说的善的理念(或张载之太虚),亦即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第一推动者,应然和应然之归的关系就是桌子的质的规定性和善的理念(太虚)的关系,前者是具体的桌子之形式而后者是所有形式之和即善的理念(太虚),前者能够超越自身而趋向后者.对实然,应然与本然这三个概念的区分和界定,能够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具体科学和哲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具体科学研究的是构成事物的具体物质成分和其结构形式,即研究的是本然的妙用:实然和应然,它的研究虽受对事物本然的认识的影响但又不研究此范围.而哲学则不关心具体事物的物质成分和其结构形式,只研究事物的共同源泉和趋通境域:实然和应然之体即本然.也就是说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实然和应然,而哲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本然.有关这些也可以从知识论的角度作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二,从知识论角度进一步认识实然,应然与本然从知识论的角度看,实然是指人们利用感觉器官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手段所获取的感性材料和经验事实,正如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呈现在人的大脑中的感性材料.应然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规范所获取的感性材料并给感性材料一个具体的框架,也就是康德所说的人利用知性范畴整理感性材料,即人为自然立法的过程.凭借实然状态的感性材料和应然状态的规范形式共④⑦④ 张载:<正蒙?太和》,<张载集》,中华书局,北京,1978年8月第i魑,第7页.④燕l匀:<新唯识论》中华书局,北京,1985年12月第1版,第313硪厶|之I辩.每20o7年第3期同构成的知识被康德认为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这里我们应该看到:把通过感性和知性获取的知识当作常识未常不可,但把它当作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显然是康德之误了,按照张载的话说,康德这是”以见闻梏其心”①.我们通过感官感知事物获得感性材料并用意识加工形成的知识只是”见闻之知”,这样的知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康德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此.他提出了有关理性的学说.理性说明我们有认识和把握无条 件的,绝对的知识的能力,而且,理性可以对感性与知性是否具有有效性进行考察.康德所说的理性即我们在此讨论的知识的本然.因此,知识的本然是知识的实然和应然的本源.但康德割裂了存在在它们之间的这样的联系.知识的本然表明人们能够超越自身并认识和把握无条件的,绝对的知识.即可以认识本体.同时也说明知识的实然和应然是一个逐步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或者可以说知识具有历史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向的特点.当然,只有我们能够超越自身,知识的最终形成才是可能的,在这里,本然构成了人们形成知识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没有人自身以及人与物之间的超越性,知识的形成就不可能.本然不仅是人们形成知识的先决条件,也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已有的知识和把握知识的发展趋向,进而我们应该意识到:虽然我们认识的目的是认识和把握无条件的,绝对的知识,但现实中我们却无法最终达到,即使达到我们也决不可能确实地认识知识本身,这样对知识本然的诉求就可以避免”以见闻梏其心”.换言之.在现实中我们只能通过认识知识的实然和应然来显现知识的本然.而知识的实然和应然并不是绝对真实的知识自身.正如本然同实然和应然的关系:本然是实然之源和应然之归一样,理性(知识的本然)是感性(知识的实然)之源和知性(知识的应然)之归.感性(知识的实然)之源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人与物都是物质性存在;二是指人所获取的感性材料并最终趋向获取所有的物的自身的信息.感性(知识的实然)之源解答了感性何以可能,感性的源泉和感性材料的发展趋向等问题.同样,知性(知识的应然)之归也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人与物都是规范性存在,物能超越自身给人提供自身的形式而人能超越自身把握物的形式;二是指人强加给物的所有形式和这些形式的发展趋势以及最终达到人超越自身把握所有存在的形式.知性(知识的应然)之归解答了知性何以可能,知识形成的原由和知识的发展趋向等问题.总之.理性(知识的本然)是感性(知识的实然)之源和知性(知识的应然)之归,能够解答知识何以可能和知识的形成以及知识的发展趋向等问题.知识的本然使我们对知识确立了一种信念:知识本然是不可最终把握的,但是它可以通过知识的实然和应然的显现来体认.通过从知识论角度对实然,应然和本然的考察可以看出:具体科学(如牛顿理论)正是通过主体之人整理具体特定的感性材料(实然)给其一个合理的解释形式(应然)而形成了科学理论,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虽然对知识的本然缺乏体认,但对人类知识的进步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清楚,科学家只是自然使用而非自觉应用这些理论成果,也就是说具体科学只关心怎样通过认识事物以获取科学知识而从不过问”知识何以可能”,也不关心科学发展的有效合法性.而哲学的知识论则主要研究”知识何以可能”,关注科学知识之历史进程的合法性与发展趋向的意义.即观照知识何以如此.也就是说.具体科学研究的是知识的实然和应然状态,关心知识的实用——知识的本然的具体显现;而哲学研究的是知识的本然状态,体认知识之体——知识的实然和应然之本源.三,从意义层面认识实然,应然与本然要理解实然,应然和本然的区分及其关系的梳理对人的生存的意义,我们首先要考察实然,应然与本然对一般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就一座大楼而言.实然指的是构成这座大楼的所有物质材料,没有这些物质材料就无法建成一座大楼;实然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可能性.即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性保障.当然有了这些物质材料而没有建造这座大楼的建筑设计图把这些物质材料加以构建,① 张载:《正蒙?大心》,《张载集》,中华书局,北京,1978年8月第1版,第24页.实然,应然,本然那么这些物质材料仅仅是一堆废料,建筑设计图就是大楼的应然,它给大楼提供一个具体的形式;应然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规范性的要求,即要求事物应当是什么.如果没有建筑设计图的规范要求物质材料就是一堆废料,同样,如果没有物质材料建筑设计图就是一堆废纸,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一座大楼,但是这样一来要建成一座大楼似乎只需物质材料和一定的规范性要求,即只需有实然和应然而无需本然.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只有实然和应然,我们只能仅对一座大楼就一座大楼而论,我们并没有追问这座大楼何以是这样?为何选用这些物质材料和这一建筑设计图?这样的材料和这样的设计图能否有效结合?除了此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等等.当这样追问时,在没有本然只有实然和应然的情况下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对于一般事物来讲它的实然和应然也仅仅说明它在当下的效用,而只有探求事物的本源才可解决以上如此的追问.也只有这样的追问,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才具有了意义,本然恰恰说明了此事物何以存在以及存在的合理性,即本然说明事物的本源,说明事物何以是现在这样以及事物将要怎样,并使事物不断趋向完美的境域.总之,本然说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本源,实然和应然是它的现实效用;而实然和应然说明现实事物当下的存在和发展状况,并通过现实的存在和发展体现事物的本源:本然.从人的存在和发展来看,人的自然性就是人的实然状态,它为人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可能性.人的社会性要求人与人之间建立复杂的,有序的社会关系并形成属于人的社会,社会对每一个人都提出了相应的规范要求,每一个人都承担相应的责任,当然,人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会获取更大的生活便利,即社会规定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是人的应然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实然和应然可以解释人的现实存在,但如果我们不对人的现实存在进行反思和批判,就会造成人的本然状态的缺失,使人仅仅认识到自己是”实然之人”和”应然之人”①而缺乏对理想信仰的追求,本然状态的缺失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人的精神家园的荒芜,人不成其为本真的人,或育”徇物而丧己也”.② 所以,我们必须追问”人的现实存在何以如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现实的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意义,也才能继续思考现实的人将走向何处,对现实的人将向何处去的思考将激发其对理想信仰的追求,也只有这样的追问才能体认人之生存的本真:人的本然状态.由此,实然和应然是人现实生存的基础,本然则标示人在现实生存中前进的方向,我们应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有所偏颇,如果在生存中漠视人的实然和应然状态,仅追求本然,就会”敦厚而不化,有体而无用也”.④当然,忽视本然,仅考察人的实然和应然状态,缺乏对理想信仰的追求,就会”化而自失焉,徇物而丧己也.”人们是仰望着蓝天(本然)脚踏实地的生活(实然和应然),因此,我们”不要厌离现前千变万动的宇宙(实然和应然)而别求寂灭(本然),也不要沦溺在现前千变万动的宇宙(实然和应然)而失掉了寂灭境地(本然).”⑤也就是说,一方面人们应注重现实的生活(实然和应然),不忘对理想的追求(本然);另一方面在追求理想(本然)时,人们不应脱离现实的生存境遇(实然和应然).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责任编辑:张蓬①参见赖金良:《”实然”之人与”应然”之人》,《人文杂志》,2004年第4期.②③④张载:《正蒙?大心》,《张载集》,中华书局,北京,1978年8月笫1版,第18页.⑤熊{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北京,1985年12月第l版,第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