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实然研究及应然追求

中学德育实然研究及应然追求

ID:12660419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8

中学德育实然研究及应然追求_第1页
中学德育实然研究及应然追求_第2页
中学德育实然研究及应然追求_第3页
中学德育实然研究及应然追求_第4页
中学德育实然研究及应然追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德育实然研究及应然追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德育实然研究及应然追求摘要:如果说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那么,德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又是开发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学德育的实然状态与应然追求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反思中学德育教育的实然状况,在德育中充分体现出对“以学生为本”的应然教育理念的追求。关键词:中学德育;实然分析;应然追求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023-03一、德育的主体性之维5以主体性为视角考量德育是什么,答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班华认为:“德育是有目的地通

2、过传递社会思想、道德文化,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德性社会化,在现时代也就是促进个体德性现代化。”[1]胡守棼认为,“德育是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2]孙喜亭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3]笔者认为,主体性德育应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体需要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依靠并调动学生参与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采用言传、身教等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

3、育者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康心态,使学生成为有智慧和崇尚善的人的教育活动。从价值哲学的观点看,“一种特定的实践活动及其主体既具有工具性价值即满足其他实践活动及其主体之需要的属性;又具有主体性价值即满足自身需要的属性。”[4]主体性价值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的价值,是“创造价值的价值”,它是由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尺度”即主体的目的或需要所决定的,也是说人的实践活动自身就是好的、自身就是目的、无须借助其他尺度来衡量、其自身就是尺度。主体性价值是内在价值,是工具性价值(外在价值)的源泉

4、。因此,一个良好的德育过程的实现只有体现工具性价值和主体性价值的统一,才能达到很好的德育效果。真正的德育应是教育者和受育者双主体在实践活动的互动中,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品质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素质的教育。二、中学生德育实然状态的深层透视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然与应然是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两个重要环节。“实然”表示事实判断,表示事物的现实存在状态,“应然”表示价值判断,表示主体对事物的价值期待,是指人们在尊重客观规

5、律的基础上否定现存客体的不合理状态,从主体需要的角度希求和企盼的合理形态。就目前我国中学德育的实然状态而言,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恩格斯指出了人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5]长期以来,中学德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过低的德育目标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仅仅停留在基础道德层面,会使德育缺乏灵魂和方向”。[6]尤其是在德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由于“目标决定行动”,导致了德育目标的教条化,德育行为

6、也缺乏层次性,忽视了德育主体鲜活的道德需求,既不能调动德育主体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也不能调动德育施教者自身的积极性,造成了德育效果的低下。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的意识性和目的性,德育目标对于德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人的培养具有质的规定性,因而它决定着整个德育过程。德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在理性引导下的有目的的追求。52.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是屡见不鲜的。高于学生生活的德育内容只能是使学生也脱离真实的生活,在一种想象、幻想中过着完美的生活,教育只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抽象的道德世界,培养出来的学生就

7、只是“虚伪”的人;低于学生生活的德育内容会使德育受到忽视,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要,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德育目标难以实现。53.德育方法单一、呆板。中国传统教育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这种自然经济要求的是对相对稳定而又僵化的整体秩序的维护和绝对认同。在现行的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将德育对象看作是被动的客体,对人自身的道德需要和道德主动性有所忽视,把学生置于纯受教育者的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育,而无法积极参与德育活动,教师在“施教”,进行“满堂灌”、“一言堂”,大部分只是用讲解法,并且没有对德育内容进行很好的融会贯通,只是照本宣科,空洞说教,且对学生的

8、道德知识认识、实际水平及其思想实际状况关心不多、了解不够,很难激起学生主动要求实践道德规范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德育课程产生一种下意识的排斥心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