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针灸应用的探讨

超声针灸应用的探讨

ID:25818694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超声针灸应用的探讨_第1页
超声针灸应用的探讨_第2页
超声针灸应用的探讨_第3页
超声针灸应用的探讨_第4页
超声针灸应用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声针灸应用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声针灸应用的探讨【关键词】超声针灸;应用;探讨  针灸起源于中国,从公元6世纪传入朝鲜,7世纪传入日本,17世纪传入欧洲,现已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运用,成为世界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1]。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针灸疗法也在传统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进步。通过传统针灸方法和现代针灸运用技术相结合,研制出穴位探测仪、脉冲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电热针、激光穴位、微波针灸、红外线针灸、超声针灸、穴位磁疗等[2],给人们治疗疾病带来了新的手段[3]。  1超声针灸的实验研究  超声针灸是传统针灸技术与现代针灸相结合的产物之一,它是在现代声学原理基础上,运用声能、

2、热能等为刺激手段,通过神经反射作用、神经体液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作用和直接作用等途径,最终达到治疗疾病和调节机体功能的目的[45]。早在70年代,国外已应用超声穴位治疗疾病[6]。国内于80年代初期陆续有采用国产穴位超声治疗机治疗的报道。金完成[7]通过穴位超声对肠功能影响的实验观察,发现18名健康壮年肌注灭吐灵10min后,16名肠蠕动增快、肠鸣音亢进,音响增大,频率加快;而足三里穴位超声作用后,亢进的肠鸣音减轻,频率降低,逐渐恢复到用药前的水平。13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将声头置于足三里穴位,无超声输出处理2min后,其肠鸣音无明显差别。实验表明:超声作用

3、于足三里穴位,可引起胃肠功能的变化。邵水金等[8]观察聚焦超声对家兔胃电的影响,聚焦超声深度为1.5cm,聚焦区截面小于2mm2,焦区超声功率10~201型电子超声针灸多用仪,健康成年大鼠(体重200~300g)将大鼠置于特制的布袋内固定,将终端带有塑料小囊的细塑料管插入胃中,利用三通管,一端注入空气,一端连水银检压计,以注入空气时的胃牵张痛作为痛刺激,以大鼠挣扎时的水银检压计读数作为痛阈值,以三次痛阈的平均值作为基础痛阈,超声波作用时间为20min;针刺组为毫针均匀捻转20min,艾灸组采用间接灸,以皮肤温热为度,各组治疗期痛阈每5min测痛一次,并连续观察治疗后

4、30min的痛阈变化。结果显示穴位超声针灸、针刺、艾灸三种疗法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超声针灸较之其它两法具有更长的镇痛效应。郭义等[10]进一步验证了穴位超声针灸镇痛的效果。  2临床应用  金完成[11]用超声穴位治疗过敏性鼻炎43例,显效20例,占46.5%,好转21例,占48.8%,无效2例,占4.7%,总有效率为95.3%。朱丹[12]观察穴位超声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用声强为0.752的超声波对53例早期乳腺炎患者进行穴位(肩井、乳根穴)超声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认为超声所具有的温热、机械及化学作用,可改善血液及淋巴循环、增强细咆的吞噬功能、加速炎症吸收。张玉

5、华等[13]用超声针治疗肋间神经痛,选用连续波型,功率1.0~1.52,超声头直径5cm,采用阿是穴作用法,每次治疗时间10~15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23例,显效4例,无效2例。王常勇[14]应用连续波超声穴位配合中药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60例,取患者乳根穴、肩井穴、每穴超声治疗4min,声强0.752,每日1次,7次为1疗程,此法疗程短、见效快、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用药物患者。  3存在的问题  对传统医学重视与研究不够,即现代针灸运用技术忽略了传统针灸方法,即辨证取穴和穴位“得气”。其一,针灸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特点是:整体观念,

6、辨证论治。现代针灸应用超声针灸技术通过超声波的机械作用、温热作用和化学作用的结果,使局部组织细胞受到微细按摩,使局部组织分层处温度升高,细胞功能受到刺激,血循环增进,组织软化,化学反应加速,新陈代谢增加,蛋白分子和各种酶的功能受到影响,pH值变化,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改变等,并通过神经、体液途径而产生治疗作用。而中医认为超声针灸的刺激,激发了穴位经气,通过经络的主治作用,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对临床每个病人,每个病种,每个状态,每个时刻的取穴极其穴位配方,均应辨证取穴,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针灸的取穴原则:“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7、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比如头痛一症,外感头痛和血虚头痛取穴不同,外感头痛取风池、合谷、阿是穴,用泻法,不留针。而血虚头痛取百会、气海、肝俞、脾俞、肾俞,用补法,加灸,留针。其二,中医认为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3]。针灸刺激穴位产生“酸、麻、胀、热”等针感后,便可达到调解脏腑经络之气,治疗疾病的目的。这就是针灸所说的“得气”。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得气,是施行针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