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13221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论文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设置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设置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的获取知识和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不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
2、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呢?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总结了以下几点:精选教学方式,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要使用探究式教学,首先要选择探究的内容。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像概念、名称、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的知识以及受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资源物质条件的限制,不宜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内容,就不需要使用。比如,什么是公民?什么是法律?以及“
3、三个代表”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等。因此,实施探究式教学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难度适当、能引起兴趣、具有可操作性和探究价值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激励学生的探究活动,以达到探究式教学所追求的课堂状态。比如,讲授《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时,我选择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与台湾问题”这个角度,让学生从以下方面探究:(1)台湾问题是怎样产生的?(2)目前台湾回归祖国存在哪些阻力?(3)为什么说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4)作为青少年,你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些什么?这样的探究,同
4、学们积极参与,增强了爱国意识,明确了历史责任,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实践证明,这种探究符合教学目标,切合教学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探究价值,从而用理论指导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力求主导与主体的统一新课改的目标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即我们的课堂教学始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调动学生的能动参与意识。要看到学生既是受教育者,更是探究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学习、探究,来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如讲授初三《我国
5、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我首先布置了几道调查题:(1)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最广泛使用的是哪些生产工具?(2)2004年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多少?和美国、日本相比又如何?(3)你的家庭成员(祖父母、父母等)的文化程度怎样(最后全班汇总统计)?接着请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最后对自己的调查分析写出相应的对策。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来源于实践,而用于实践又是我们学习这一门课的最终目标。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与时俱进,引
6、导学生从对现实的理解和把握中去提高对理论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探究、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理论才能活学活用,探究式教学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比如,讲授《依法保护人类共有家园》时,我选择了“我与学校环境”这一角度,让学生从四个方面探究:(1)学校及其周围存在哪些环境问题?(2)这些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3)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些环境问题?(4)创建美好的校园环境,你能做哪些实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运用所学书本知识,善于发现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探究
7、欲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哲理性笔者认为在探究式教学中,还应讲究课堂的趣味性、哲理性。如运用小品、漫话、故事会、歌曲、游戏等各种方式,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充满趣味的教学情景中,然后根据内容进行探究,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充满趣味的探究中融入了哲理,既深入浅出,又乐于为学生接受。比如,我在讲授初一《自我新认识》时,从教材在中的小故事入手,创识了教学的情境。然后从四个方面去探究:(1)论美——认识美:从教材中的故事和残奥会运动员的事迹中感受内在美和外在美
8、的辨证关系。(2)寻美——拥抱美:寻找身边你认为美的人和事,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探讨中学生的美应该是怎样的美。(3)求美——创造美:进行自我认识:发现优点——美,找出缺点——不美,发扬优点——保持美,改正缺点——创造美。(4)颂美——奉献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