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论文

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论文

ID:25787393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2

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论文_第1页
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论文_第2页
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论文_第3页
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论文_第4页
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论文内容提要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选民普遍冷漠的情况下,居委会换届选举依然实现了非常高的投票率?通过对上海市2006年社区选举的考察,我们发现高投票率与一人多票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家庭而非个人是最基本的投票单位,通常一个家庭只有一名成员亲自投票;另一方面,无限制的委托投票赋予了社区积极分子事实上的“复票权”。这种局面实际上是政府、党总支/居委会、积极分子和选民共谋的结果。与村民自治相比,社区选举之所以缺乏活力,关键在于村委会选举以分配性利益为基础.free

2、lbeddedness)对选民行为的规范和制约,不再把投票视为个体的决策行为,毕竟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个体,认为人们的社会行动往往镶嵌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socialmediatesocialenvironment)对其行为有重要影响(Kenny,1992),一个社会的投票率高低与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存量、与邻里间的信息交换(neighborhoodinformationexchange)正相关(Putnam,1993;Grosseretal.,2006)。这一思路与经济学有着根本的不

3、同,就是把社会结构纳入了分析视野。但是,社会嵌入性仍然是一种拓展了的个人主义视角,只不过把焦点从个体转移到个体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视野并没有完全打开——我们很难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完全从他的日常社会交往中得到解释,因为还有一些更为宏观、更具刚性的因素在对人们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譬如时势、制度安排、社会变迁。在方法论上,本文试图融合理性行动者与社会嵌入性两种视角,不仅看到行动,也看到结构;既看到选择,也看到约束;既看到结构对行为的限定,也看到行为对结构的建构与解构。后文将会阐明:在社区选举中

4、,利益最大化原则与社会嵌入性是同时起作用的,但社区内部的关系网络具有一定的差序性质,社会嵌入性越强,个人的利益最大化倾向越不显著,反之亦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认为,对个人行动构成约束的结构性因素远远不只是我们看得见那些社会交往所形成的网络,也许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手”在背后发挥作用。除了组织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本文引入了利益结构和选举制度这两个结构性变量。所谓利益结构就是社区内部利益的构成及其对于人们的意义;所谓选举制度是实践意义上而非文本意义上的,主要是指社区选举(带有地方性色彩)的实际操作程序

5、。回到本文提出的问题:一方面,居民对社区选举表现出普遍的冷漠;另一方面,不仅有居民投票,而且投票率高得惊人。似乎只存在三种可能:(1)人们的冷漠是不真实的;(2)人们在某种机制的激励下参与投票;(3)投票率本身存在问题。Tarroass)5的概念,认为居委会对居民的邻里动员,其奥妙乃是营造一个具有关键群众特征的社会关系网络。基层社会的积极分子网络因其与政治建制的特殊关系,一经产生便具扩展能力,它通过认同建构(identityformation)和利益传送,诱发居民的参与行为,最终导致了邻里动员的成功实

6、践。但问题是,(1)关键群众作为一种组织资源,在各个社区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为什么这种差异在投票率上得不到反映?(2)多数人为什么会追随这批关键群众,而不是像单位里那样出现积极分子与非积极分子的分裂(华尔德,19861996:28,187-192)?按照刘的解释,是以认同建构和利益传送为中介的,但我们知道,大多数居民与居委会的利益关联度是很低的,6而社区认同的形成更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么,是不是在所有的社区,关键群众都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把多数人带动起来呢?第三种解释是“物质激励说”,这种观点

7、把选民视为理性行动者(rational-actor),认为他们完全是在个人的短期利益驱动下参加选举的。陈伟东、姚亮(2005)在对武汉市C社区2003年选举的研究中发现,高投票率是通过选择性激励(给予补贴或发放物品)来实现的,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居民的参选,使一部分居民发生“态度转变”,走出“投机博弈困境”,积极参与社区选举。“许多居民投票的动机是为了得到那一份物品,他们关心的并不是谁当选,也并非真正关心社区的选举,而是关心能否从中得到个人的好处。”但据我们的观察,在L小区和H新村的换届选举中,

8、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物质激励,选民没有纪念品,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不拿报酬的志愿者,中午的“工作餐”也非常简单。在我们课题组所观察的20多个居委会当中,也仅有1个居委会给选民发放了小礼品。可见,物质激励并没有普遍的解释力。最后一个可能性就是投票率本身存在问题。张静(2006:162)在对华北西村的研究中发现,村委会上报统计表上的有效选票是3014张,达到了人口的70%,而他们的200多份各户抽样问卷显示,回答“参加过”选举的不足1/3。以1/3数字推论,应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