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超声波提取小叶榕总黄酮及鉴别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声波提取小叶榕总黄酮及鉴别论文【摘要】目的为充分利用小叶榕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小叶榕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小叶榕中提取总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测得供试品溶液中总黄酮的含量C=0.3916mg/ml,回收率为100.16%,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freelethodfortheextractionandidentificationoftotalflavanoneofXiaoyerong.MethodsTheflavonoi
2、dsXiaoyerongetryinetheflavanoneofXiaoyerong.ResultsThecontentofthetotalflavanoneofXiaoyerongg/mlandtherateofrecoveryethodisapurelyphysicalprocessandhasnotanypollution.Itisanidealent;Xiaoyerong;Totalflavanone;Identification小叶榕为桑科植物榕树FicusmicrocarpaL.f.的干燥叶,又名细叶椿、细叶榕、垂叶榕,属桑科椿
3、属常绿大乔木,高20~25m,生气根[1~2]。全年可采收,斩取叶和幼枝,除去树枝,取净叶片,晒干。小叶榕多生长于村边或山林中,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南部、云南、贵州。印度、缅甸、马来西亚也有。小叶榕既可作风景树、行道树,树皮纤维可制鱼网和人造棉,又具有药用价值。小叶榕的茎、皮、果、叶、胶汁等均可入药,具有祛风清热、活血解毒、散淤理湿等功效。民间多用于治疗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小便不通、风火牙痛、急性痢疾及肠炎、疥癣、痔疮等病症。其叶、皮、果等提取的浸膏是治疗咳嗽、感冒类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近年来,超声技术应用于提取植物中的生物碱、
4、苷类、生物活性物质、动物组织浆的毒质等研究已有报道[3~4],表明其具有能耗低、效率高、不破坏有效成分的特点。很多研究表明,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的加速度、强烈的空化效应、搅拌作用等,可加速植物材料中的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且还可避免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4],但超声技术应用于提取小叶榕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用超声波提取小叶榕总黄酮及鉴别。1仪器与试剂1.1仪器HS10260D型超声波清洗器(超声工作频率40kHz,天津市恒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UV-24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5、日本岛津);ZF7C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康华生化仪器制造有限公司);2×Z-1旋片式真空泵(浙江黄岩求精真空泵厂);AUY220型电子天平(日本岛津)。1.2试剂甲醇AR;乙醇AR;镁粉AR;盐酸AR;芦丁(Rutin)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新鲜小叶榕采自贵州省兴义市沧江乡。2方法与结果2.1总黄酮成分提取取新鲜小叶榕,烘干(55℃),粉碎(过三号筛)。取55℃干燥至恒重的小叶榕粉末(过三号筛)约0.2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70%乙醇90ml,,超声处理(功率250].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12.[2]中国
6、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597.[3]刘详义.超声波提取元宝枫叶总黄酮方法研究[J].云南化工,2003,30(1):27.[4]谢明杰,宋明,邹翠霞,等.超声波提取大豆异黄酮[J].大豆科学,2004,23(1):75.[5]囯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I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毕业2005:附录115.[6]农世永,林丹英,尤婷婷,等.超声波提取马尾松总黄酮及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913.[7]夏杏洲,张辉,魏传晚.榕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研究[J].
7、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23(5):35.[8]姜国芳,谢宗波,乐长高.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5):306.[9]曹纬国,刘志勤,邵云,等.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2):2241.[10]王玮,王琳.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2,4(2):115.[11]黄河胜,马传庚,陈志武.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0):499.[12]华光军,郭勇.黄酮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199
8、9,9(4):9.[13]黄锁义,黎海妮,余美料,等.益母草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