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咏物诗鉴赏

语文教案-咏物诗鉴赏

ID:25601762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1

语文教案-咏物诗鉴赏_第1页
语文教案-咏物诗鉴赏_第2页
语文教案-咏物诗鉴赏_第3页
语文教案-咏物诗鉴赏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咏物诗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教案-咏物诗鉴赏!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题:咏物诗鉴赏课型:专题复习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语言表达的条理性。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

2、概》“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二、初步感知:⒈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⑴诵读解意⑵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⑶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⑷手法:托物言志⒉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解说]: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可以想道是以“小松”自喻。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3、。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

4、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

5、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

6、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