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word版

《永生的眼睛》word版

ID:25465904

大小:66.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永生的眼睛》word版_第1页
《永生的眼睛》word版_第2页
《永生的眼睛》word版_第3页
《永生的眼睛》word版_第4页
《永生的眼睛》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永生的眼睛》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王玉欣山东高密柏城小学  一、导入  1、课前谁查找有关资料或调查周围人们对捐献器官的认识、态度,了解为什么会有人反对或不愿意捐献器官?  2、播放音乐《爱的奉献》营造课堂气氛。3、导语:奉献爱心、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爱情、友情和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爱情、友情和亲情。请问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爱情、友情和亲情?(生举例回答,师予以肯定)如,学校有的同学得了大病,我们踊跃捐钱、国内外的地震或台风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国家和人民都伸出援助之手,还有在日常生活

2、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都能体现出浓浓的爱情和亲情。《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阅读既是我们接触课文的开端,也是我们与文章进行情感之间交流的最直接的方式、方法,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通过查字典、词典或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全班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2、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投影出示问题组:  a.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b.在医生到我家要取妈妈的眼睛角膜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在这一

3、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教师小结]文中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的高尚的情操。我对父亲捐献母亲角膜不理解产生了分歧   三、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我们在阅读时应跳进作品中去,与里边的人物作心灵的沟通。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捐献母亲眼角膜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提示质疑]a.父亲为什么偏偏要捐献母亲的眼睛角膜?b.“我为什么有当年对父亲捐献母亲角膜的不理解,到成年后亲自捐献父亲的角膜?c.这种

4、转变体现了“我”怎样的思想升华? [教师小结]当年14岁的“我”和现在的14的女儿,对亲人捐献角膜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又是多么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也反应了前辈的耳传身授对后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刻的含义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进一步让人们感悟到生命的美好,让人们体会到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展现了三代人内心世界的高尚,体现了琳达父母善于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高尚的思想境界,充分体现了人世间的爱情。  四、展开想像,体验感受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对父母捐献

5、眼角膜,你会怎样做?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在班里谈感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小结]  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尊敬他们的做法。他们既然做出了决定是有他们的道理。由于受到父母的熏陶,女儿温迪的话让“我"顿悟“我”决定顺从父母,父亲不禁留下的远非一副眼角膜!更重要的是他那颗为他人着想、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高尚品质已根植于后人的心中,并将世代相传。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这充分体现了人世间的真情、爱情、亲情。现在你通过阅读课文有何感想?[学生讨论归纳] 五、重点研读,感悟情感  文中一家三代人做得很好,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学生四人

6、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重点研读句子1、“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2、“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3、在这一刻我真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幅角膜!  4、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让学生齐读这些话,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些话的理解。(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对于学生的讨论和作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7、。)  [教师小结]  文中一家三代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爱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重点研读后,全班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 六、观看《洗脚》公益广告,再感爱情、亲情和生命的传承   [教师引导]  学生读后,小组交流,教师鼓励,并因势引导:编者为何把“我”由当年对父亲捐献母亲角膜的不理解,到成年后亲自捐献父亲的角膜,这是多么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展现了“我”思想升华的轨迹。当年4岁的“我”和现在的14的女儿,对亲人捐献眼角膜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又是多么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毕业反映了前辈的言传身教对后代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