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忻州市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对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忻州市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对策论文.freel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8%。近年来,忻州小杂粮面积和产量有所回落,2009年忻州小杂粮播种面积约19.23万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5%。2忻州小杂粮生产的特点2.1分布广泛,品种齐全全省14个县市区都有种植杂粮的习惯。忻州地处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土地以旱地为主,气候特点是高寒、干旱少雨,但是光照充足,非常适宜小杂粮的生长。小杂粮品种多达几十种,以莜麦、谷子、绿豆、大豆、马铃薯等品种为主,占到杂粮产量的80%以上。2.2广种薄收,分散经营由于小杂粮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山区,
2、十年九旱,小杂粮的产量较低,农民只能采取广种薄收的方式,产量低而不稳,谷子和薯类产量可达2250kg/hm2以上,而莜麦等品种产量只有750~1500kg/hm2。小杂粮产品除个别品种商品化率较高外,绝大部分是用于自己消费。2.3流通社会化,多渠道经营1998年实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后,小杂粮流通市场全面放开,形成了农民经纪人、国有企业、有限公司等多种主体的流通体制,在销售上各自为阵,分别开拓市场。2.4产业化不断推进,科技含量有所提高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忻州市小杂粮生产逐步出现产业化、规模化、优质化的发展
3、势头。规模化生产的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各地在推广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加快优质品种引进、加工、开发的步伐,扩大地膜覆盖等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小杂粮的结构布局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变化的方向发展。3存在的主要问题忻州市小杂粮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传统习惯和思想观念的束缚,农民商品经济意识差,小杂粮生产仍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点多面广、产量低、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十分普遍。加之小杂粮的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区域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小杂粮中优质品种、高科技含量品种、名牌产品比较匮乏,传统
4、名牌产品也存在加工能力、开发力度、宣传手段等方面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小杂粮的发展后劲。三是龙头企业在数量上、规模上都十分有限,不能形成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开发格局,因此形成原粮销售比例较大,深加工、精加工不足、附加值较低。四是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有一定规模的销售场地。尽管企业和农民经纪人都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搞销售及面对全国的市场,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销售场地,其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都是有限的。4对策4.1更新观念,树立发展小杂粮的战略思想忻州小杂粮在生产上有相当潜力,有广阔的销售市场。现在需要着力解决的是转变
5、观念,树立小杂粮发展的战略思想,关键是政府引导。首先各地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重视小杂粮的地位,制定有利于小杂粮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尽快实现适度发展,规模生产。其次,引导农民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逐步改变“种什么吃什么,有什么种什么”的传统观念,要把小杂粮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小杂粮品种的种植。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种植结构,生产优质、高品位杂粮。同时,要通过市场调控形成有效的价格机制,使小杂粮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4.2加快小杂粮高产优质品种和栽培技
6、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工作在维持现阶段小杂粮总面积的情况下,尽快提高小杂粮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增加小杂粮生产的投入力度,大幅度提高生产小杂粮的经济效益,完善政府对小杂粮生产的补贴政策,促进小杂粮生产的良性循环。要实施小杂粮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小杂粮生产在忻州地区又好又快地发展。4.3加快制定小杂粮发展的有关配套措施主要是政府对小杂粮流通阶段的扶助政策。忻州小杂粮市场目前正处在发展和培育阶段,发展小杂粮战略急需组建和发展一批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管理科学、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首先,要制定
7、相关配套政策,使其发展壮大,形成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市场,为实施特色农业工程、增加农民收入做出贡献。其次,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规模经济。4.4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农民还很难对市场变化作出超前判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务必扎扎实实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民进入市场架起“金桥”;通过实行订单农业、基地农业的有效形式,尽快推进小杂粮种植结构的调整,逐步引导小杂粮生产向优质、高效、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方向发展。4.5建立小杂粮专业交易市场,促进忻州小杂粮有序、规模流通把庞杂无序、低效的小杂粮流通渠
8、道,统一纳入专业的小杂粮市场。把各自为阵的交易变成统一对外的场地。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小杂粮流通的规模和效益,为忻州小杂粮生产实现彻底转变、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