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86764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军事理论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军事理论》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学时数:36学分:2课程编号:3300010编写日期:2004年8月适用专业:大一所有专业审批日期:执笔者:王淑英汤雁审批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以及国务院、中央军委、教育部,天津市教委、天津市警备区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制订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第一条规定了这门课的性质:“军事理论课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
2、课。军事课程以马克思、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二、课程目标:《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第二条规定了课程的目标:“5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
3、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三、课程内容及课时:《军事理论》课是公共必修课,共36个学时(2学分),其中2学时室外考试,2学时答疑,2学时期末理论考试(闭卷)。军事技能12学时军事理论课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军事理论课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学时一中国国防一、中国国防概述国防历史;主要启示二、国防法规国防法规体系;公民国防权利和义务三、国防建设国防领导体制;国防建设成就;国防建设目标和政策四、我国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民兵了解我国国防的历史和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熟悉国防法规的基本内容,明确国防
4、动员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内容与要求,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6学时二军事思想一、军事思想概述形成与发展;体系与内容;主要代表著作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含义;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科学含义;主要内容;地位作用四、江泽民论国防与军队建设8学时5主要内容;指导作用了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初步掌握我军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我军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三世界军事一、战略环境概述二、国际战略格局现状和特点;发展趋势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演变与现状;发展趋势;国家安全观
5、掌握战略基本理论,了解世界战略格局的概况,正确分析我国的周边环境,增强国家安全意识。4学时四军事高技术一、军事高技术概述概念与分类;发展趋势;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二、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制导技术;隐身伪装技术;侦察监视技术;电子对抗;航天技术;自动化指挥技术了解军事高技术概况,明确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6学时五高技术战争一、高技术战争概述演变历程;发展趋势二、高技术战争的特点三、高技术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了解高技术战争的特点,明确科技与战争的关系,树立为国防建设服务的
6、思想。2课时军事技能训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军事技能训练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六一、《内务条令》教育二、《纪律条令》教育三、《队列条令》教育与训练1、单个军人队列动作训练2、分队队列动作训练掌握共同条令的观念和内容,了解施行共同条令的重大意义。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军人姿态2学时5解放军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促进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七轻武器射击一、武器常识二、简易射击学理三、射击动作和方法四、实弹射击了解武器的战斗性能,掌握其分解结合的要领,学会持抢、验枪以及枪械保养维修知识。2学时八战术一、战斗类型和战斗样式二
7、、战术基本原则三、单兵战术动作了解战斗的基本类型和基本战斗样式,掌握战斗基本原则,学会单兵战术基本动作。2学时九军事地形学一、地形对军队战斗行动的影响二、地形图基本知识三、现地使用地图了解地形在战斗中的作用和影响,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学会识图和用图。4课时十综合训练一、行军二、宿营三、野外生存了解行军、宿营的基本程序、方法,培养野外生存能力2学时四、教学手段: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精神:“积极采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确保教学质量。”五、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新编大学军事教程》,总主编糜振玉范震
8、江;主编齐建新翟兆魁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5教学参考书:《大学军事》主编王小健张伊宁李力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中国国防》主编奚纪荣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